天山之战,九姓铁勒出勇士阵前单挑。『
『薛仁贵出阵迎战,三箭射死三名勇士。
各部皆惧,薛仁贵威震天山南北。
『自此,唐军之中传唱:將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一代名將,名不虚传;
天幕暂停,赵清然的笑声隨之而来。
“別吹的太过了。”
“他薛仁贵能打是没错,可也不是什么好人。”
赵清然再笑“铁勒九部被嚇住,想要投降,可却为唐军所拒,杀伐劫掠夺取牛羊女子。”
“薛仁贵也是当仁不让,他还抢了自己部將抓的女子为妾。”
“说以说盘点人物,別只说伟光正的一面,人性的一面也要展现出来。”
贞观时空。
李二凤真心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的,
毕竟这个时代的军队,本质上就是如此。
其实在他看来,只抢牛羊女子,已经算得上是军纪严明了。
没烧没杀,已经不错了。
要知道几百年前的兽军,甚至还吃.
当然了,礼仪之邦这种事儿,还是要遮掩一二。
观看天幕的眾人,都是神色平静习以为常。
实际上哪怕是到了现代时空里,能有著严明军纪的军队,也是屈指可数。
“乾封二年,大唐与高句丽再度开战。
金山之战中,薛仁贵来往衝杀所向无敌,大败高句丽军。
『唐军此战斩获极大,斩首五万余级,薛仁贵再度立下大功,唐皇李治甚至亲自给他写信表扬。』
贞观时空。
高句丽王城,渊盖苏文大惊失色“什么五万!”
对於高句丽来说,五万军队就已经是一个要命的数字了。
汉武时期,李广利损失掉七万汉军,刘彻就已经痛彻心扉要下罪己詔。
高句丽何德何能,能与大汉比国力
总章元年,大唐多路出击围攻高句丽。『
薛仁贵领三千人马工大扶余城,阵斩俘获高句丽万余兵马,並攻克扶余城。』
如此神勇的表现,极大的震慑了高句丽的军心士气。
通往平壤城的路上,接连有四十余城降服。
『薛仁贵与李大军会师於平壤城外。
『不久破城,高句丽亡国。『
高句丽王城,渊盖苏文痛哭流涕。
大高句丽,竟然亡了!
“我不服!”
红著眼睛的渊盖苏文,仰天怒吼“不服重重的喘了口气。
渊盖苏文仰头看著天幕,片刻之后屈膝下跪行大礼“渊盖苏文,求仙长相助高句丽!”
“渊盖苏文求仙长相助他是真心实意的乞求仙人帮助高句丽,免除亡国之祸。
可问题在於,任由他喊破了嗓子,也没有得到丝毫的回应。
天幕上,依旧是在继续播放薛仁贵的混剪视频。
『高句丽灭亡后,大唐於其旧地设置安东都护府。』
薛仁贵出任都护,做的很不错,深受当地人拥戴。』
『自此,薛仁贵於大唐的地位,达到了巔峰。
贞观时空。
李二凤抒须大笑,欢喜不已。
“多谢仙人指点,我大唐又添一虎將长孙无忌等人,很是应景的上前恭贺。
好听的拍马,说的李二凤红光满面,心情大爽。
而此时的天幕之中,却是陡然话锋一转。
『咸亨元年,大唐与吐蕃的战爭,愈发激烈。』
『身为大唐名將的薛仁贵,奉命率领十万大军,进攻大非川。』
此战唐军惨败,身为主將的薛仁贵难辞其咎。
他被革职除爵,贬为平民。
之后虽获启用,也打出了云州之战的胜利。
可大非川之败,依旧是严重影响到了薛仁贵的命运。『
『永淳二年,薛仁贵病逝,享年七十岁。
“歷史十大无双猛將第八名,三箭定天山,薛仁贵盘点完毕。』
“吐蕃!”贞观时空,李二凤磨牙“果真成了心腹之患!”
“陛下
程咬金出列行礼“臣请征討吐蕃!”
“先不急。”李二凤摇头“先听仙长说完。”
他现在也算是熟悉了天幕的套路。
盘点结束之后,仙长还会进行一番点评。
相比之下,仙长的点评更加有用。
果不其然,赵清然的点评隨之而来。
“有人说,薛仁贵就是个武夫猛將,衝锋陷阵是把好手,可领兵打仗就不行“他第一次当主將就是大非川之战,结果打了个大败仗。”
他点上根烟,慢悠悠的说“这种论调,只能说是看事情只看一个点,却不去看全面。”
“没错,之前薛仁贵出兵,多为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