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真成教父了?(求月票)(2 / 2)

……

上午11点,由华纳和瑞兴影业联手合作,投资高达1.5亿美元的历史战争题材大片《斯巴达三百勇士》,终于跟观众见面了。

其实这部电影的问世,在当前市场上并不怎么被人看好。

制片成本高昂、观众观影口味逐渐倾向于科幻与超英题材电影、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转变、导演风格争议、题材小众、制作风格大胆……

这些都是媒体罗列出来的影片缺陷。

尤其是导演风格争议和题材小众,更是非常致命的特点。

导演扎克·施奈德最早以《活死人黎明》崭露头角,后来又拍了部争议不断的《灵动:鬼影实录》。

这两部电影都是小成本恐怖片,可现在,他突然开始跨界挑战1.5亿美元成本的大制作。

在成功概率方面,无疑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即便此前已经有过温子仁这个从小成本电影挑战大制作成功的先例了,但市场还是不看好扎克·施奈德。

瑞兴影业能捧出来一个潜力无限的导演也就罢了,难不成还能捧出来第二个?

还有题材小众这一点。

《斯巴达三百勇士》是以古代希腊斯巴达为背景的故事。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个时期十分缺乏现代社会的共鸣点和吸引力。

且影片主要讲述的温泉关战役情节相对单一,很难像一些多元化题材的影片那样吸引广泛的观众群体。

目前来看,唯一的优势也只是市场竞争不那么激烈。

同期最精彩的电影《博物院奇妙夜》,如今已经上映20多天了。

再往前的《波拉特》《007:大战皇家赌场》等,更是影响不到《斯巴达三百勇士》。

而3月和4月又是冷门档期,根本没有大制作电影上映。

所以,《斯巴达三百勇士》的档期是没问题的,现在就看其质量能不能配得上那高额的成本投入了。

影厅前排,扎克·施奈德双手紧握,神情难掩紧张。

旁边坐着的吕睿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抚道:“自信点,这部电影绝对没问题。”

“嗯,好!”

扎克·施奈德重重点头,挤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没办法,压力实在是太大,让他表情管理都有些失控了。

但很快,随着正片缓缓开启,那震撼的画面、紧凑的剧情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而扎克·施奈德心中的忧愁、慌张与不自信,在自己打造的史诗叙事中也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难以言喻的激动与笃定!

银幕上,波斯大军如黑云压城!

数十万士兵裹挟着攻城器械,朝着温泉关的狭窄隘口汹涌而来。

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高举盾牌,身后三百勇士身着青铜铠甲,长矛如林般挺出,阵列严丝合缝得如同钢铁铸就的城墙。

“我们漫天的箭可以遮住阳光!”波斯使者的嘲讽隔着银幕传来,带着征服者的傲慢。

可列奥尼达却缓缓抬头,目光扫过身旁的勇士,嘴角勾起一抹桀骜的笑意,高声回应:“那我们正好可以在阴凉下打仗!”

话音未落,三百勇士齐声高呼:“斯巴达!斯巴达!斯巴达!”

呐喊声震彻山谷,仿佛要冲破银幕的束缚,将首映礼现场的空气都震得嗡嗡作响。

波斯人的箭雨如蝗虫过境,密集地射向隘口,却被斯巴达勇士的盾牌组成的防线尽数挡下。

下一秒,勇士们放下盾牌,长矛齐刺,前排士兵倒下,后排立刻补位,动作整齐划一,带着原始而狂暴的力量。

扎克·施奈德用油画般的光影勾勒出了战场。

慢镜头下,长矛刺穿敌人铠甲的瞬间,那飞溅的鲜血如同绽放的红梅,异常鲜艳。

快镜头里,勇士们挥舞短剑斩杀敌军,动作利落生猛,每一次劈砍都带着破风之声!

近景中,列奥尼达坚毅的眼神、勇士们狰狞的面容清晰可见。

远景里,波斯大军的溃退与斯巴达阵列的坚守形成鲜明对比,史诗感扑面而来。

当波斯的“不死军”登场时,三百勇士更是毫无惧色,褪去铠甲赤裸上身,以血肉之躯对抗精锐之师。

双方每一次的碰撞都让人心跳加速,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热血,瞬间点燃了全场!

首映礼现场的观众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震撼。

有人攥紧拳头,跟着银幕上的勇士们默默嘶吼!

有人忍不住起身鼓掌,却又在精彩的战斗场面中下意识坐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镜头。

尤其是看到斯巴达勇士一次次击退数倍于己的波斯军队,将隘口变成敌人的坟墓时,现场更是爆发出了压抑不住的欢呼!

“燃炸了!”

“太爽了!”

“斯巴达!!!”

各种赞叹声此起彼伏,衬托着电影剧情的精彩。

这部原版成本仅有6500万美元的电影,被吕睿将总预算提升到了1.5亿美元。

他虽然从中截留了7000万美元,等同于零成本参与制作且占据了45%的份额,但同时也实打实将制片成本提高到了8000万美元。

多出来的1500万美元,在扎克·施奈德的运作下,让战争场面更宏大、视觉效果更震撼,自由与抗争的主题也通过极致的艺术手法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他那独特的影像风格,也从这部电影开始正式崭露头角。

当镜头定格在列奥尼达战死、斯巴达上万大军集结,高呼“斯巴达”,毅然决然的选择抵抗波斯大军的瞬间,银幕缓缓暗下……

下一秒,首映礼现场立刻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久久未能平息!

吕睿身旁的彼得突然拍了下大腿,语气激动道:“好震撼的电影!看得我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找人打一架!

“哈哈,确实够劲,全程无尿点。”

吕睿笑着点头,目光转向身旁早已按捺不住的扎克·施奈德,“扎克,我说得没错吧?这部电影绝对没问题,质量顶尖,观众会喜欢的。”

“我看到了!我真的看到了!”

扎克猛得站起身,一把将吕睿紧紧抱住,声音里满是狂喜与感激,“Lv!谢谢你,太感谢你了。

是你给了我执导这部电影的机会、鼓励和关键指导,没有你,我绝对不可能拍出这样的好作品!”

吕睿这时候倒是没谦虚,坦然接受了这份赞誉。

毕竟他可是立志要做好莱坞教父的人,提携扎克·施耐德的美名,他当然得要。

后排的嘉宾和媒体记者们这时候纷纷迎上来道贺,不少人将镜头对准了吕睿和扎克·施奈德,拍下了后者激动感谢前者的一幕。

随后的记者采访环节,吕睿没有出面,而是交给了彼得和主创演员去搞定。

这种高光时刻,就让导演去享受吧,他藏在后面闷声捞钱就行,毕竟电影又不是他拍的,而且他也不需要这种程度的高光。

再者,他华人编剧的身份曝光度过高,反而可能影响影片在北美市场的接受度。

然而,即便他已经尽可能的低调了,却还是无法掩盖无形中散发的“王霸之气”。

首映礼结束后,《斯巴达三百勇士》以3800家影院的开画规模在北美正式上映。

首周末三天,北美票房便豪取7635万美元,平均单日票房超2500万美元!

影片中震撼的战争场面迅速在观众间传播。

三百位肌肉猛男不仅吸引了北美女观众的疯狂追捧,也收获了男影迷的鼎力支持。

不仅同期票房名列前茅,口碑更是一片叫好声:

“抛开剧情合理性不谈,每一帧的调色和定格都堪称世界名画。”

“单一画面里呈现出来的二十四块腹肌线条就已经足够喂饱眼睛了,而那暗红色的斯巴达战披作为大块背景板,更是让人很自然的联想到了《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和《自由引导人民》,非常不错!”

“剧情令人惊叹!非常美丽,充满情感,让我在两个小时内都保持着紧张!”

“幸运的是,我不关心政治,而且我一直都倾向于将电影视为电影,而不是对政治动荡或历史事件的暗示,所以我在电影中只看到了有趣的故事、美丽的人物和出色的特效!”

“感觉这部电影的拍摄形式非常有趣,传达了古代世界的氛围,同时又仿佛像是在看一部超级逼真的动画片,我并不认为这是电影的缺点,相反,这让它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猛男!全都是我喜欢的猛男!黑暗中,荷尔蒙疯狂爆发,我忍不住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

“油画风+慢镜头,扎克·施耐德导演太酷了,我喜欢他执导的电影,从恐怖片到大制作,全都爱……”

“……”

时间转眼来到了2月1号。

上映一周的《斯巴达三百勇士》,北美票房顺利突破1亿美元,海外票房也在同步推进。

按照华纳兄弟专家团预测,该片全球票房至少能达到6亿美元!

对比其1.5亿美元的制作成本,无疑是大赚特赚!

恰好此时,黑龙江地区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雪。

于是,吕睿当即便决定暂别好莱坞,回国搞定《环太平洋》最后一幕的拍摄。

至于《斯巴达三百勇士》的票房走势,回国也能关注,并不会影响他后续数钱。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凭借《斯巴达三百勇士》一举迈入好莱坞一线大导演行列的扎克·施耐德,竟然顺利得到了华纳兄弟的高度认可。

华纳热情邀请他,前去执导投资高达1.3亿美元的DC宇宙电影《守望者》。

扎克·施耐德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然后,在举行签约发布会的这天,他对着话筒,直接把吕睿给夸上了天,言语间满是推崇:

“我想说,没有Lv就没有这部《斯巴达三百勇士》,更没有今天的我!

他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教父,是好莱坞最具远见的制片人,他的指导让我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