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043 小宴 人多了戏也多。(1 / 2)

第43章 043 小宴 人多了戏也多。

康师傅是得了慈仁宫举办小型宴会的消息, 专门循着热闹赶过来的。

虽然已经是四十一岁的中年大叔,但是康师傅有时候还是很有些童心未泯的。

比如这种喜欢凑热闹的性子,那真是太小孩儿本孩儿了。

其实康师傅当年真正还年纪小的时候, 反倒是一点儿都不小孩儿,而是个“小大人”的沉稳性子。

毕竟作为一个八岁丧父、十岁丧母, 从小就亲爹不疼、亲妈不爱, 由年迈但强势能干的奶奶和仅仅比他大十三岁的少女嫡母教养照顾长大的儿童皇帝,沉稳才是他最好的保护色。

正所谓,缺什么补什么, 越是压抑久了, 等到有机会发泄的时候,就会反弹得越厉害。

康师傅就是这样。

大概是小时候憋屈狠了, 等到他终于长大成人, 真正亲政、彻底掌控了天下之后, 他的童心就忽然复苏了。

不管是疯狂下江南, 还是各种出巡关外, 避暑塞外,东巡、西巡、南巡、北巡,总之, 一年三百六十天, 经常有三百天在外头跑什么的, 也是很正常的了。

当然, 他下江南也好,到处出巡也罢, 并不是去玩儿,而是有正事儿要干的。

可是最厉害的是,这位大佬最后不但把正事儿都干了, 还狠狠玩了好几圈儿,各种深度游、体验度拉满不说,还成功强身健体、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真正实现了“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就算在宫里头的那点儿时间里,他也是个闲不住的。

不是在书房埋头苦读、或者跟众位大臣们或者大学士们互怼,啊不是,是激烈探讨国家大事,就是去找各宫妃嫔们联络感情、制造新的孩子……

而作为一个以孝道著称的皇帝,慈仁宫也是这位康师傅去得最多的地方之一。

康师傅和他这位只比他大十三岁的嫡母之间的浓浓母子亲情,在历史上都是出了名的。

明明毫无血缘关系,却作为亲密母子在这深宫之中,相互搀扶、并肩走过了几十年的岁月。

实在是令人感动。

当然,这种深厚的母子感情,可不是凭空出现的,必须得靠双方的共同努力。

这一点上,双方的做法都可谓是可圈可点的。

仁宪皇太后从做孝惠章皇后的时代开始就已经把康师傅当成自己孩子疼爱了。

她自己一生无子,却偏偏是个喜欢热闹、爱掏心掏肺对人好的性格。

顺治爷驾崩的时候,当年不过才二十一岁的仁宪皇太后,自己都还是个半大孩子的心性,却依然把八岁的康师傅宠成了宝宝——虽然八岁本来就是个宝宝,但是这可是康师傅,哪怕只有八岁,也并不是什么普通的宝宝,毕竟他那个时候都已经登基了。

没办法,早死的爹,柔弱的妈,摇摇欲坠的江山,和一个破碎的他。

还做一个普通宝宝的话,那他早就当不成什么康师傅了,可能只能成为康帅傅吧?毕竟,人家鳌中堂早就在旁边儿虎视眈眈很久了,不好好努力的话,康师傅还真的可能跟在先帝顺治爷和他生母孝康章皇后后面“驾崩”的。

甚至连借口都是现成的。

“哀恸过甚”。

两年之内,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先死爹再死妈,这可不是一般的悲痛啊,这都不叫“哀恸过甚”那什么叫“哀恸过甚”?

必须“哀恸过甚”。

……

可惜,天不遂鳌中堂的愿,最后康师傅还是挺了过来。

这中间,除了康师傅自己够硬气之外,孝庄太皇太后和仁宪皇太后都功不可没。

想起那段艰难的岁月,康师傅都难免心潮澎湃,往事不堪回首,从哪个时候起就一起并肩战斗过的都是他最亲的亲人呐。

可惜他的那位厉害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已经仙去了好几年了,现在剩下的就只有嫡母仁宪皇太后了。

那还不得赶紧好好孝敬着,好让她老人家多活几年啊。

于是,康师傅对待皇太后就愈发殷勤了,平时没事儿都还要来慈仁宫请个安、问候一下,现在听说皇太后居然开了一个小型宴会来请阖宫妃嫔吃饭,就为了欢迎王家的那个小丫头,他当然得来凑个热闹了。

开什么玩笑!

王家那小丫头还是他亲自帮皇额娘找来的。

难得皇额娘这么喜欢她,还专门给她开个欢迎宴会,这种好事儿,他怎么可能错过。

必须得参加。

就算没人请他,他也要自己来。

自家皇额娘,丢人点儿也不算什么,他不介意偶尔“彩衣娱亲”一下子,只要皇额娘开心就好。

才不是因为他自己也想凑个热闹呢……

于是,一生嘴硬的康师傅抓紧处理完了一批紧急奏折,就赶紧跑来慈仁宫了。

正所谓“赶得早不如赶得巧”,他来的时候,大家伙儿刚刚入席,菜也刚刚上齐,所有人都还没动筷子。

这不是巧了嘛。

康师傅笑嘻嘻地进来,先摆了摆手让众人不要拘礼,然后自己倒是规规矩矩地顺势给皇太后请了安:“儿子给皇额娘请安,今儿皇额娘宫里头这么热闹,怎么不叫儿子来一起乐一乐啊?”

仁宪皇太后早就习惯这个四十多的儿子故意凑趣儿取乐,便也配合地笑着道:“皇帝事儿忙,哀家不好打扰,加上今儿就是我们娘儿几个女人们随意乐一乐,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故此就没有叫皇帝来。”

康师傅叹了口气道:“儿子就知道,一有了新的小姑娘来陪着皇额娘了,皇额娘就立刻把儿子给忘了。”

他这幽怨的小表情直接把仁宪皇太后给逗得捧腹大笑,众位嫔妃和宫人们也都配合地笑了起来。一时间,整个大殿之中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将初秋的那点儿寒意完全驱散了。

说归说,笑归笑,皇太后的饭还是不能耽误的。

既然康师傅亲自来了,那少不得要给他加个座儿了。

以他的地位,那必须要坐在最尊贵的位子。

仁宪皇太后和惠妃本来要让他,早让他一手一个给按住了。

“皇额娘怎么能给儿子让座位,这成什么了?儿子以后还做不做人了,您快坐着别动。”

他亲自将仁宪皇太后扶到上座上坐下来,转头又拍着惠妃的手臂道:“惠妃也不必拘谨,今儿这事儿你安排得不错,你就坐这儿不要折腾了,朕的座位,朕自有安排。”

他一边儿说着话,一边儿转头看了一眼,另一边儿梁九功早已经安排人给他端了一张椅子过来。

这椅子是仁宪皇太后专门命人给他准备的“龙椅”,比一般的座位略大,略宽,鹅黄缎面儿雕花儿盘龙的椅套,贵气逼人又柔软舒适,整个儿都透着一股子雍容华贵、霸气逼人。

但你要说它太过于夸张,那得看摆放在哪儿。

寻常的地方肯定是不成比例、看着奇怪了,但在这慈仁宫的大殿里,配合着这一张巨大的八仙桌,却又没有过于超出尺寸。

相反,就是这么大个尺寸,才跟皇太后那张上座位置的“太后专属座椅”正好匹配,把上首那一边儿的桌子边儿覆盖了个满满当当,又不会过分拥挤,一切简直就是恰到好处。

于是,整个大殿之中,最尊贵的这一桌就终于坐满了。

上首坐着的是皇太后和康师傅。

左边儿坐着惠妃和荣妃,右边儿坐着宜妃和德妃。娴玉和五格格坐在皇太后和康师傅对面儿,算是最尊贵的主宾位子,就是举手投足都落在对面两个大佬眼里,让人有点儿亚历山大……大个鬼。

事实上,娴玉觉得康师傅这会儿这么一来,整个宴会的气氛就完全不一样了。

本来么,皇太后做东,众位妃嫔们也都很给面子,哪怕地位有些差距,但大家都是女子,一起乐一乐自然很是随意,也很欢乐。

现在康师傅一来,不但让皇太后不自觉地端了起来,也让所有妃嫔们都紧张起来,更是让娴玉很是不爽。

倒也不是说她害怕或者紧张,毕竟,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见到康师傅,新鲜感也好、紧张感也罢,也就是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稍微有过那么一点儿——只有一点儿,不能再多了。

毕竟,娴玉跟这位康师傅的真正初见,是在京城的那家网红的酒楼里,恰好也是在吃饭的中途——所以说,这位大叔是有多喜欢吃饭啊,行吧,不能细想,细想的话,那次的见面真的是太过于社死了,不提也罢。

初见都是那么一番鸡飞狗跳的戏剧化场景,把底线拉得太低了,之后就更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了。

无非就是这个坏心眼儿的老爷子想法子抓她进宫当牛马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