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前世今生文单恋男主的女配1(2 / 2)

-

通元大陆的疆域辽阔无垠。

自大陆最南端的琼崖海岸再往南行数千里,碧蓝的海水便渐渐褪去了近岸的浑浊,化作一片望不见底的澄明。

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日复一日地拂过一座孤悬于深海之上的海岛。

此岛名唤扶桑,岛上气候温润,四季皆有繁花常开,若非地处偏僻远绝,定是修者趋之若鹜的修行胜地。

海岛朝南的方向,避开了常日里海风最烈的侵袭,藏着一处清幽雅致的修行洞府。

洞府外,成片的青竹依山而生,竹影婆娑间,一道甘泉自石缝中汩汩涌出,泉水清冽甘甜,顺着蜿蜒的石渠流淌,滋养着岸边不知名的野花。

粉的、白的、紫的花瓣层层叠叠,偶有蜂蝶翩跹其间。

这里,便是玉灵观潮的居所。

修者的岁月从无刻度可言,观潮已在此处度过了数不清的岁月,久到她早已记不清最初拥有灵识时的情景。

她只记得,自她有灵识觉醒的那一刻起,意识便与另一道气息紧密相连——那是同为玉灵的玉意。

他们的本体是一块罕见的共生玉,玉石澄澈通透,内蕴温润灵气,恰如二人的性情底色。

观潮的灵识偏于柔和,总能敏锐地感知到周遭万物的情绪。

而玉意则带着天生的清冷,行事素来认真严谨,连修行时的每一个吐纳、每一次引气,都恪守着最规整的法门。

扶桑岛的真正主人,是一位名为扶桑的仙翁。

观潮与玉意从未离开过这座海岛,也从未知晓扶桑的修为深浅。

扶桑鲜少主动现身,唯有在他们修行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才会偶尔提点一二,即使是指定,往往也只是寥寥数语。

更多时候,二人只能依靠彼此摸索,在吐纳天地灵气、感悟自然法则的过程中缓慢精进。

在观潮看来,她与玉意和扶桑仙翁之间,并非师徒那般亲近的关系,不过是海岛的所有者与在岛上偶然栖息的修者罢了。

仙翁不愿多管他们的闲事,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变故是在不知多少年前悄然发生的。

起初,观潮只是察觉自己引气入体的速度慢了些,以往轻易便能突破的小境界,如今却像是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阻拦。

她以为是自己修行心不静,便愈发刻苦,可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糟糕——体内的灵气竟开始缓慢倒退,原本稳固的修为境界,也隐隐有松动之兆。

而玉意的情况,与她如出一辙。

他们曾一同前往海岛北边那棵巨大的扶桑树下,寻求仙翁的解惑。

那棵扶桑树枝繁叶茂,树干粗壮得需数十人合抱,枝叶如伞盖般撑开,遮蔽了大片天空,浓郁的生命气息从树身中源源不断地散发出来,正是扶桑仙翁的居所所在。

他们恭敬地在树下等候了许久,才见扶桑的身影从树影深处显现。

可无论他们如何恳切地询问修为倒退的缘由,仙翁只是沉默地望着远方的海面,一语不发,最后竟径直转身隐入树中。

观潮那时并不知晓,仙翁的沉默并非冷漠,而是身不由己。

他比谁都清楚,这块共生玉本应只属于身负大功德的玉意。

是他当年一时恻隐,将观潮的魂魄渡入玉石之中,让她得以与玉意共生。

而玉意在凡间尚有一段未了的因果,这因果不仅牵绊着玉意,也牵连到了观潮,更让他不敢与观潮有过多牵扯,生怕再添新的因果纠葛,给她酿成更大的祸患。

前不久,玉意忽然告诉观潮,他找到了修为倒退的原因。

他说,扶桑仙翁私下告知他,这是修行到了瓶颈期的特殊表现,唯有闭关潜心修炼,方能突破困境,恢复修为。

观潮从未怀疑过玉意的话——他性子认真到了极致从不曾说过半句虚言妄语。

既是仙翁指点,又是玉意亲口所说,观潮便信了,她按照玉意的建议,即刻返回洞府,开始闭关。

可闭关的日子里,观潮的心却始终无法平静。

往日里,她只要一静坐,便能迅速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

可是这一次,她却总被莫名的焦躁缠绕,脑海中时不时闪过玉意的身影,甚至会隐约浮现出一片从未见过的人间烟火。

她尝试了无数种静心的法门,都无济于事,最终只能无奈地提前结束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