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功曹申屠刚在回答皇帝策问时,直言道:“我听说周成王年幼,周公代理朝政,听取意见,礼贤下士,权力分配均匀,施宠得当,行动顺应天地,举措没有失误;即便如此,近有召公不高兴,远有四方诸侯传布流言。现在圣主刚刚长大,即位以来,和至亲分离,外戚被隔绝,亲情无法相通。而且汉朝的制度,虽然任用贤能的人,但还是要依靠姻亲,让亲疏相互交错,堵塞可能出现的隐患,这确实是为了安定宗庙,重视社稷。应该赶紧派使者征召中山太后,安排她住在别的宫殿,让她按时朝见皇帝,再召来冯氏、卫氏两族的人,给他们安排一些闲散官职,让他们能够拿着戟,亲自担任皇宫的警卫,以此抑制祸患的苗头。这样上能安定社稷,下能保全太保、太傅。”王莽让太后下诏书说:“申屠刚所说的是偏离经典的荒谬言论,违背了大义。”把申屠刚罢官,让他回家种地。
丙午日,封鲁顷公的八世孙公子宽为褒鲁侯,让他供奉周公的祭祀;封褒成君孔霸的曾孙孔均为褒成侯,让他供奉孔子的祭祀。
下诏:“天下已判决的女犯,回家,每月交三百钱雇人上山伐木(代替劳役)。每个乡推举一名贞妇,给予表彰。设置大司农部丞十三人,每人负责一个州,鼓励百姓从事农桑生产。”
秋天九月,赦免天下的罪犯。
评论
元始元年,王莽通过一系列手段,将自己的权势进一步巩固,把西汉朝廷玩弄于股掌之间。他先是导演了蛮夷献雉的闹剧,借此获取大臣们对其功德的夸赞,进而为自己谋得“安汉公”的称号与丰厚赏赐,却又假意推辞,以显示自己的“谦让”,实则是在为收买人心、树立威望做铺垫。之后,他利用太后厌政的心理,巧妙地让太后放权,将人事任免等重要权力揽入怀中,实现了大权独揽。在对待平帝外戚的问题上,王莽为防止权力旁落,残忍地将平帝与亲人隔绝,全然不顾亲情伦理,尽显其自私与专横。申屠刚虽仗义执言,建议召回平帝母亲及外戚并合理安置,却被王莽轻易打压。王莽这一系列行为,充分暴露了他的野心和对权力的极度渴望,西汉朝廷此时已名存实亡,完全成为王莽实现个人野心的工具,王朝在他的操控下,正一步步走向更深的危机,为日后的王莽篡汉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