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周耀华,家里的空气似乎都清新明快了几分。
启明女校在姜云舒和刘娟的努力下,正式开学已有一周,到如今,已经是走上正轨。
姜云舒今天正好有空,就去学校巡视了一圈。
缝纫班人最多,女孩们在缝纫机间认真缝补,护理班里,学生们两人一组,练习包扎伤口和测量血压。
文化基础班姜云舒是不限年龄的,所以霜,
但她们的眼神都同样渴求地盯着黑板,学习知识。
“校长好!”
教室里,刘娟第一个看到她,笑着点头示意,学员们也都纷纷问好。
姜云舒微笑着走进去,轻声与学员们交谈。
“学习跟得上吗?”
“伙食还吃得惯吗?”
“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
这时,一个从偏远山区来的女孩羞涩地上前,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用碎布头缝制的小荷包,上面歪歪扭扭地绣了一朵小花,双手递给姜云舒:
“校,校长,这是我缝的第一个,送给您,我学了手艺,村里人都说我有出息,我爹娘都高看我一眼了!”
姜云舒接过那还略显粗糙的荷包,心里涌起一阵暖流和酸涩。
她仔细看着,由衷地称赞:
“缝得真好,这花也好看,好好学,将来不止能给自己做衣服,还能当师傅,带徒弟,开自己的裁缝铺子。”
女孩的脸瞬间涨红,用力地点头。
这样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让姜云舒感慨不已。
不过,她觉得还不够。
下午下课后,姜云舒和刘娟并肩走在稍显安静的走廊里。
“刘姐,我打算增设一个打字员和基础会计速成班,专门针对有一些文化基础的女孩,教她们打字和简单的账目管理,这样,她们就可以试着找找办公室的工作,比进车间更轻松,待遇也可能更好,你觉得呢?”
现在政策越来越松,城里各单位对办公人员的需求也在增加。
姜云舒知道,马上就是知识为王的天下了。
刘娟眼睛一亮:
“这个主意好!我前些天还听人说市政府那边都在招打字员呢!就是机器金贵,不好弄。”
“机器我想办法。”
姜云舒目光深远:
“我们要走在前面,才能给她们争取到更好的机会。”
……
几天后,姜云舒接到了王园长的邀约。
地点是一家僻静茶馆的包间。
王园长早早等在那里,显得有些紧张。
见姜云舒进来,她连忙起身。
寒暄几句后,王园长切入正题,声音压得低低的:
“陆夫人,按您说的,我特别留意了周耀华那孩子的情况……确实,有些地方挺特别的。”
姜云舒端起茶杯,神色平静:“您说。”
“这孩子吧,在园里特别孤僻,从来不跟别的小朋友一块玩,就喜欢一个人待在角落,但是对老师呢,又特别……特别会讨好,嘴甜,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乖得不像个孩子,反倒让人心里有点发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