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对比之间,亲疏立判(2 / 2)

大明辽国公 空樱 1244 字 1天前

李景隆也道:“算我一个,多学些总是好的。”

常静在一旁笑道:“你们这般练下去,往后校场怕是要热闹了。”

三人相视一笑,校场里满是少年人的爽朗笑声。

这般挥汗比试,倒比在书房里喝茶更添了几分亲近,仿佛真成了不分彼此的兄弟。

没过几日,朱允炆自别处过来,恰好路过校场。

远远便见场中热闹,朱雄英正与常宁拆着拳脚,李景隆在旁掠阵,常静则提着茶壶站在边上,时不时被几人的笑闹引得抿嘴直乐,那股子亲近热络,瞧着刺眼得很。

朱允炆脚步顿了顿,眉头暗暗蹙起。

他也是皇子,往日里见了朱雄英,虽知对方是皇太孙,却也总想着凑近些,偏生这位皇太孙身边,总围着些他不熟悉的人,像眼前这常家兄妹,还有那李家公子,一个个与朱雄英说笑打闹,全没些规矩,倒像是自小一处长大的兄弟一般。

他心里头像堵了块石头,闷闷的不是滋味。

场中几人也瞧见了他。

朱雄英收了手,笑着招呼道:“允炆来了?”

朱允炆走上前,规规矩矩地对着朱雄英作了个揖,声音平平:“见过皇太孙兄长。”

目光扫过常宁几人,却没再多说什么。

朱雄英见他神色淡淡的,刚想邀他也来活动活动,朱允炆却已直起身,道:“兄长忙,我还有事,先告辞了。”

说罢,也不等回应,转身便匆匆往别处去了,脚步倒像是有些急。

常宁挠了挠头,看向朱雄英:“这位……是?”

“是允炆弟。”朱雄英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略怔了怔,随即笑道,“许是真有急事,不管他,咱们接着来!”

李景隆在旁没作声,只觉得方才朱允炆那眼神里,似有几分说不出的滞涩。

常静则轻轻道:“许是怕打扰了咱们玩闹吧。”

几人说着,又回到场中,校场里的笑闹声很快又起,只是朱允炆那匆匆离去的背影,终究在空气里留下了一丝说不清的滞涩。

朱允炆一路快步回到母亲吕氏的住处,掀帘进去时,脸上还带着几分郁色。

吕氏正坐在窗边做着针线活,见他这般模样,便停了手问道:“怎么了?瞧着气鼓鼓的。”

朱允炆走到跟前,带着些不平说道:“母亲,儿臣方才路过校场,见那常孤雏的儿女,常宁和常静,这些日子总往东宫跑,跟皇太孙兄长一处打闹,全无半点规矩体统,实在不像样。”

吕氏闻言,眉头微蹙,放下手中的针线,轻声斥道:“休要胡言!常家与皇家本就亲近,那兄妹俩是皇太孙的表亲,往来东宫原是应当的。你一个做弟弟的,管这些做什么?”

朱允炆仍有些不服:“可他们那般随意,全无君臣之分……”

“住口!”吕氏打断他,语气沉了几分,“皇家内里,讲究的是亲厚和睦,哪来那么多计较?再说,常孤雏在辽东为朝廷效力,他的子女在京中与皇太孙亲近,也是好事。这话若是传出去,倒显得你小家子气了。往后不许再提,更不许在外头乱嚼舌根,明白吗?”

朱允炆被母亲说得低下头,虽心里仍有些不自在,却也不敢再辩,只得应道:“儿臣晓得了。”

吕氏见他应下,脸色稍缓,又温言道:“你只需好生读书,谨守本分,其他的事不必多管。皇太孙自有分寸,轮不到你来置喙。去吧,回屋温书去。”

朱允炆应了声,转身退了出去,只是心里那点不畅快,却久久未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