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下一个阶段(2 / 2)

大明辽国公 空樱 1348 字 4天前

他常坐在府里的书房,对着辽东的舆图出神。

左右侍从劝他:“国公爷,如今辽东势头正盛,那些江南、山西的商人,本就与咱们不睦,何不趁此机会,彻底压下去,让辽东独步天下?”

常孤雏听了,只是摆手:“你们不懂。眼下还不是时候。”

他心里清楚,江南、晋商盘根错节,在朝中也有不少门路。

真把他们逼到绝路,狗急了还会跳墙,保不齐会在朝堂上掀起风浪,给辽东使绊子。

再者,朱皇帝虽倚重辽东,却也怕一方独大,若做得太绝,难免引来猜忌。

再说,这天下的生意,本就不是一家能做完的。

逼得太狠,江南、山西的市面一垮,百姓没了生计,乱了人心,于大明江山也没好处。

常孤雏虽是武将出身,却也知“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道理,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所以,他暗地里吩咐下头,对江南、晋商的货,虽仍按规矩竞争,却不再刻意压价,也留些渠道让他们喘口气。

遇着实在撑不住的,还会让人递个话,指条别的生路,不把事做死。

左右看在眼里,虽有些不解,却也明白国公爷自有深算。

这辽东的船,还得在大明的江海里行,若把周遭的船都撞沉了,自家的船,怕是也难行稳致远。

常孤雏望着窗外,辽东的风正烈,可他知道,这风得慢慢吹,吹得太急,只会折了自家的帆。

近来北边战事传至辽东,说的是燕王朱棣、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三路兵马征剿鞑靼瓦剌,折腾了数月,传回的战果却平平常常——斩了些小股游骑,夺了几处空营,擒的头目也都是些不入流的角色,连根像样的部族主力都没摸着。

捷报递到辽国公府时,常孤雏正坐在堂中看辽东军的操练册子,扫了几眼那战报,眉头便拧成了个疙瘩,末了“啪”地一声把纸拍在案上,直摇头叹气。

左右亲随见他这般,不敢多言,只垂手侍立。

常孤雏却自顾自道:“这般打法,何时是个头?”

他起身踱了几步,声音里带了些焦躁,“朱棣那厮,用兵倒也算稳,可太过求全,总想着步步为营,却不知鞑靼瓦剌是群野狼,你慢一步,他们早窜没影了;朱樉性子急,偏又缺些算计,打了几仗胜仗就冒进,被人绕后抄了辎重,白白折了些人手;朱棡更不必说,守成还行,主动出击时畏首畏尾,放着骑兵的快当不用,倒学那步兵结阵,能捞着什么好?”

他走到墙边,指着挂着的北地舆图,手指重重戳在捕鱼儿海一带:“你看这里,鞑靼的老巢离此不过千里,瓦剌的牧场更在西边开阔地。若换了辽东军去,哪里用得着这般拖沓?”

“头一月,先派轻骑探清虚实,把他们的牛羊、帐篷都摸得明明白白。第二月,选个顺风的日子,铁甲步卒在前头列阵,挡他们的冲锋;骑兵分两翼包抄,断他们的退路;再让弓箭手在高处压着,不让他们的人四处乱窜。不出十日,保管把鞑靼的主力搅个稀烂。”

“至于瓦剌,他们仗着地势偏,以为能躲。辽东军里有不少熟悉西域路径的老兵,找几条近道绕过去,趁他们夜里睡沉了,一声喊杀冲进去,烧了他们的粮草,夺了他们的战马,看他们还怎么撑?”

常孤雏越说越有气,又拍了下案几:“这三路王爷,手里的兵也不算弱,偏就打不出个痛快仗。依我看,若真让辽东军上了阵,鞑靼瓦剌加起来,也撑不过一季,保管让他们哭着喊着求饶!”

左右听着,都暗自点头。

辽东军这些年在常孤雏手里,练得兵强马壮,又惯了奔袭厮杀,真要往北去,怕真是如国公爷说的那般,用不了多久就能见分晓。

只是这话没法对外说,毕竟是王爷们领兵,他们这些人,也只能在心里叹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