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2 / 2)

魔王进化论 程嘉 6471 字 2019-04-14

刺麋列队逃入城堡,立刻追悔莫及──

深厚吊桥突然悬起,前方等待它们的是乌云蔽日似的杀人蜂群

群蜂四面合围,刺麋纷纷被蛰伤倒地,四肢麻痹动弹不得──这是蜂毒发作的必然效果。

柯西透过水镜向蜂后传递指令:凡是受伤倒地的刺麋,不许再行攻击。那些蜂后再把他的命令传递给战斗中的群蜂。

柯西自己可以直接指挥普通的杀人蜂,但是数量实在太多了,实在指挥不过来,而蜂后自有一套神秘的方法,可以同时向所有子民下令。

杀人蜂群就好比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柯西是总指挥官,蜂后们则是他的下级指挥官,分别领导一个连队,负责执行他所下达的战术命令。

在柯西的眼睛里,没有数十万计的杀人蜂,只有分割成数十个战斗集团的连队,这些连队就是独立的生物,连队的行军运动就相当一个生物的行走或奔跑,他不用管具体某一只杀人蜂在做什么,只要牢牢的控制住队长蜂后就行了。

因为他的队长很清楚,自己连队的某一只杀人蜂正在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如果哪一个连队出了问题,他就责罚队长,队长再去抓具体犯错的那些战士。

只有用这样的眼光去审视战场,才不会感到满眼都是人自己人和敌人都分不清楚,简直抓不到北,轻松愉快的指挥大规模战役──简而言之,这就是为大将者的眼光。

围猎刺麋的战役,如柯西预想顺利进行。

其间有几头特别强悍的雄刺麋,突破蜂群围堵,试图冲入街区。

奥特洛城的街区都很大,如果真让它们藏进去,再搜捕就麻烦了。

柯西这时候果断的祭出“魔王之手”,把夺路而逃的刺麋打倒在地。

他没有杀死它们,这些强悍的家伙,将来会成为刺麋中的小队长,成为他赖以运作整个兵团的下级军官。

那些被打倒在地的刺麋也很费解。

为什么明明四周没有敌人,自己却莫名的被打倒了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重重的压在身上。

为什么锋利的刺甲不起作用难道对方不怕毒刺

疑问一个接一个的冒出来,但是它们很快就放弃弄清真相的企图──在被魔王之手击中的同时,柯西已经在他们身上下了锁魂咒。

这些被收服的刺麋返回战场,用悦耳而独特的鸣叫劝说同伴放弃抵抗,归顺魔王陛下。一小部分刺麋真的放弃了抵抗,趴在地上,低垂着头纳降,因为那些发令的刺麋,正是本家族的首领。

红日西斜的时候,五百多头刺麋终于全部归顺。他们以毒草为食,本身血液里就有剧毒,对蜂毒的抵抗力很强,被蛰伤后只是暂时的麻痹,并不会造成重伤。

柯西趁热打铁,让所有的雄刺麋出列,编成三支百人队,由三头最强壮的雄麋的带领,突袭鳞甲狼的巢穴。

余下的雌麋编成预备队,以防不测。

其实对于刺麋这种以远程攻击为主的魔兽来说,头上的鹿角并不是主要杀伤武器,雄刺麋力气大,但敏捷性逊于雌刺麋,整体战斗力相差无几。

柯西没有让雌麋去打冲锋,不是出于战斗力考虑,而是发现一部分雌麋已经怀孕,无论从人道主义还是种族延续的角度考虑,他都不愿意让这些“准妈妈”去打先锋。

在战场上,如何快速准确的估算兵力,是指挥官必须掌握的技术。

东方的兵法书中记载了一种通过调整编队来快速计算兵力的方法,还编成了口诀──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去百零五便得知。

柯西学过这种方法,但这只能计算己方的兵力,对敌人就没用了。

他只能通过目测一只鳞甲狼的体积,以及狼群所占的地面空间,来估算总数。

狼群在山坡上铺展开来,覆盖的面积比刺麋兵团小不了多少,估算下来,总数超过三百头。

这个数字,大大超过柯西的预料。

他没有料到鳞甲狼的数量会这么多。

任何自然环境里必然存在族群的平衡,否则就构不成完整稳定的食物链。

以奥特洛周边的林区而言,刺麋吃草和树叶,鳞甲狼吃刺麋。

刺麋的食物来源有保证,鳞甲狼则不见得每次都能成功猎获刺麋。

因此鳞甲狼的数量应该为刺麋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才合理,但是现在看到的狼群,数量超过预计太多了。

柯西很清楚,如果还按照预定的战术作战,他能赢,但会损失一百头以上的刺麋,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好在他保持着一个学院派出身的将领的好习惯,在制定a计划的时候,永远不会忘记准备一个b计划。

许多草莽出身的将领,作战只凭经验和随机应变,极少做第二手准备,他们喜欢主动控制局面,往往能迅速崛起,凭着勇猛立下战功,但是持续作战和被动应变的素养则远不如正规军校毕业的将领。

纸上谈兵历来被人诟病,但是不上战场的人可不知道,纸上的东西并不全是空话。

好比后备计划,十次有九次是写在纸上根本用不到的,可是万一需要它的时候,有没有这一张纸,区别可就大了。

b计划的发动者是杀人蜂群。

在原定计划中,杀人蜂群并不参与对鳞甲狼的作战。

因为狼身上厚厚的甲胄,恰是蜂针的克星,绝不可能刺穿,况且杀人蜂──包括大多数飞行作战单位在内──的耐力并不好,经过刚才对刺麋的战役,它们都累坏了。

柯西让蜂后从各自的连队里,选择一批体能的保持最好的工蜂,从灌木丛中突然杀出来,自狼群三分之一处予以截断,反向包围。

这样一来,狼群就被迫分成两个集团,

两百头鳞甲狼继续追赶且战且退的刺麋部队,阵地朝着山坡方向延展。

狼是短腿动物,平地上跑的很快,但是登山就远不如刺麋了,况且刺麋是在柯西的指挥下朝三个方向扩散,维持着最佳的战术纵深。

狼群在山坡上跑得很辛苦,不知不觉又被拖散了队列,数量上的劣势,由于大部队的分化,变得越来越明显。

其实阵型的奥妙就在这里。

五千人对三千人,双方列成方阵对攻,至少在初期,兵力的差距并不会转化成优势。

假如五个人对三个人想一想吧,优势会变得多么大

柯西不断通过水镜下达指令,让各连队坚持“拖车战术”,一边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