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参加虚拟房的匹配。”
秦风几乎没有丝毫犹豫。
话音落地时指尖还无意识地叩了下桌面,像是在为这个决定落下定音的节拍。
“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
朱曼梦唇角弯起的弧度柔和了几分,眼尾的笑意漫到眉梢。
说话间,她已俯身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抽出几样东西。
深蓝色的护照、印着烫金签证的纸张,还有一张打印好的机票。
她将这些身份材料整整齐齐的装进了文件袋,摆在秦风面前的茶几上。
秦风低头扫过桌面不由得笑道:“游戏结束到现在才几个小时,你连护照和签证都为我办好了?”
“当然。”
朱曼梦说着。
拇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滑动几下。
一份加密文件便弹到了秦风的消息列表里:“这是几次关于虚拟房的案例记载,看完记得彻底删除,一点痕迹都别留。”
说罢,她起身理了理裙摆,抬手看了眼腕表:“我还有些事要处理,等你下午睡醒我再来找你。”
“好。”
秦风点了点头。
目送她带上门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才低下头点开手机里的文件。
最先跳出来的标题让他瞳孔微缩——《1986·“切尔诺贝利”档案》。
紧接着,第二条标题紧随而至——《1952·“伦敦大烟雾”档案》。
秦风捏着手机的指节骤然收紧。
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件。
九万人葬身这场灾难,堪称人类史上最惨烈的人为浩劫。
可无论是“切尔诺贝利”还是“伦敦大烟雾”。
这些分明是现实中刻进历史课本的真实事件,怎么会出现在虚拟房游戏的档案里?
他眉头紧锁,指尖飞快点开搜索引擎,输入“切尔诺贝利”几个字。
可加载完成的页面,却像一记重锤砸在他太阳穴上——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自运行以来安全记录良好,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近期检修工作将于下月启动……】
屏幕的白光映在秦风骤然失焦的瞳孔里。
一个大胆到近乎荒谬的猜想猛地撞进脑海。
他深吸一口气,指尖还在微微发颤,又敲下“伦敦大烟雾”几个字。
结果如出一辙。
互联网上关于这场灾难的记载消失得干干净净。
只有近几年伦敦气象局发布的几次大雾预警,措辞平淡得像是在说今日气温。
秦风按灭屏幕,脑海里翻涌着朱曼梦方才说过的虚拟房规则——
从匹配成为玩家的那一刻起,玩家所处的世界将成为平行世界。
游戏结束后,玩家回归现实,而那个平行世界会彻底泯灭,连同其中的一切痕迹,都将化作虚无。
“难道说...”
秦风眉峰拧成个川字,视线落在窗外川流不息的街道上。
自己原先所在的世界,或许只是无数平行世界里的其中一个?
指尖重新点亮屏幕。
他摇了摇头。
这个猜想无法验证。
眼下当务之急,还是先研究档案更为重要。
于是,他点开手机中朱曼梦发来的档案。
....
十分钟后,秦风靠在沙发上,将档案里的信息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档案是以鹰酱国玩家比尔·盖茨的视角记录的。
这位最终的胜利者,在字里行间都透着劫后余生的庆幸。
1986年中旬。
彼时还未登上玩家榜单的比尔·盖茨因公出差,正身处白熊联邦的切尔诺贝利市。
毫无预兆地被拉入游戏对局时,他听到的提示音和普通房间截然不同。
不是常见的3v3或5v5两国对抗。
而是四国玩家1v1v1v1的角逐。
游戏时间没有上限。
直到只剩下最后一名玩家才算结束。
大概是首次遇到这种局面。
前白熊联邦很快意识到这局游戏的特殊性。
游戏开局当天,立马就下令严查所有外籍人士,整个切尔诺贝利市瞬间笼罩在高压氛围里。
主场劣势如同沉重的枷锁,比尔·盖茨在最初的一周里寸步难行。
当身份最终暴露时,他不得不像丧家之犬般东躲西藏。
可整座城市早已被警方严密封锁,连只鸟都难飞出。
一次追捕中,他慌不择路地躲进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可厂区附近巡逻的士兵像密集的蚂蚁。
他很快意识到,再这么耗下去,不等被发现也要先饿死。
必须制造混乱!
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才有机会脱身!
这个念头闪过的瞬间。
比尔·盖茨的目光落在了核电站的主控室方向。
他最初的计划只是破坏几处设备,制造一场不大不小的事故。
可不知哪个环节出了纰漏,小小的破坏竟引发了连锁反应。
当看到涌向核电站的士兵数量远超预期时,比尔·盖茨猛地意识到不对劲。
作为来自首个投放过核武器的国家的人,他比谁都清楚核灾难的恐怖,几乎是凭着本能转身狂奔,第一时间逃离了切尔诺贝利。
正如他所料。
短短几天内,那场失控的核事故夺走了九万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