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曾孙儿的到来,卢子建发出了一阵爽朗的大笑:“来,子迁,你也来欣赏一下这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集序”卢子迁低呼一声,兰亭集序闹得长安满城风雨,他又岂能不知,讶然道:“兰亭集序失窃,是曾爷爷的杰作。”
卢子建摇头道:“是魏王派人偷取的,只不过曾爷爷想见一见这天下第一行书的风采,知会了魏王一声,魏王让人送来的。他已经将兰亭集序赠给我卢家了。”
卢子迁惊呼了一声。
杜荷也觉得不可思议,此刻他方知原来兰亭集序竟然是李泰派人盗取了,这是他想象不到的结果。随即心中也暗暗吃惊,方才明白,为什么就凭李泰那个傲慢无礼的大胖子却能依然招揽到不少效死之人。
这股视至宝如粪土的豪气,又有几人能做到
看来自己是小觑了那个胖子了。
也是,李世民最钟爱的儿子,又岂能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大胖子
“好大方的手笔”卢子迁满脸的不可思议。
卢子建笑着将兰亭集序收起来,递给郑天凡道:“郑兄,你怎么说”
郑天凡推还兰亭集序道:“郑某无话可说,从今日起,我郑天凡代表郑家与卢家、崔家,同进同退,全力扶持魏王夺取太子之位至于这兰亭集序还是归还回去吧。此物是李世民最爱,当由魏王献给他才是。魏王不惜盗取兰亭集序,想必就存此心。”
杜荷闻此言,脑中闪过智永惊怒昏迷落水的景象,眼中也闪过一丝怒意,这个李泰,还真没将人命当作人命。
此后卢子建让卢子迁去找郑世美、郑芷沛叙旧,自己与崔中平、郑天凡都说商讨一些如何劝说其他两大世族支持李泰的方法。
杜荷听的认真,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大约凌晨左右,崔中平、郑天凡告辞离去。
杜荷看着兰亭集序,想着应该如何将之盗出。
卢子建在大殿中坐了半响,随即让人叫来卢子迁,询问着他的近况。
卢子迁神秘的道:“曾爷爷,太子已经与侯君集串通一气,暗自发展实力,我怀疑他们有可能再一次发动玄武门之变。”
第二十七章 姜还是老的辣
第二十七章 姜还是老的辣
杜荷一直在听卢子建、崔中平、郑天凡几人如何商议说服余下两大世家,听的他直打“哈哈”。五姓世家,同气连枝,共存千年,这其中的关系互惠互利,彼此都是沾亲带故。可不是笑傲江湖中的五岳剑派,叫着同气连枝,实则各怀鬼胎。
如今五姓世家半数以上都已经投效李泰,余下的两家即便不商议,离他们投奔李泰的日子都不远了。
杜荷实在无心去听这些细节问题,若非兰亭集序依旧在卢子建的手中,他十有八九会调头离去。
只是他万万想不到,在崔中平、郑天凡离去之后,会从卢子迁口中听到这么劲爆的消息。任是他如何的镇定,一颗心脏也几乎跳出胸膛。
杜荷的反应还算是好的。
卢子建这位活了八十年,见过大场面的老狐狸也惊讶的直起身子,一脸的不敢相信。
“再一次发动玄武门之变”
这一句恐怖的字眼,委实太过惊人了。
自古以来,宫廷政变都是意味着血腥、残忍,这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这几乎可算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的策划,还有尉迟恭、张公谨等人的骁勇善战。
如今天下归心,以李承乾现在的实力,想要效仿父亲发动玄武门之变,那后果是可以想象的。
“此事绝非小事,子迁不可妄言”卢子建那张如树根交错的老脸一片惨白,预想到结果,竟有些不寒而栗。
杜荷亦是如此,在他的记忆中李承乾确实动过发动政变之心,如今历史又要重演了
卢子迁摇头苦笑:“这般严肃的问题,曾孙儿又岂敢胡言。李承乾为人霸道,有股唯我独尊的脾性。我常听他说,若我为皇,当以我手中之剑,杀尽天下所有反我之人。他性格便是如此,原来因为长孙无忌的牵制,一直没有做出什么偏激之举。而今长孙无忌被困府中,他失去了束缚力,而侯君集又是一个才智高绝,胆大妄为的疯子。他将政治视为打仗,处处采取主动,暗自发展实力,在太子府中养了近乎两百名死士,个个都是侯君集从他亲兵中挑选出来的,都是以一当十的骁勇之士。当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手中能够动用的人手不过百人,如今李承乾在皇宫中擅养两百死士,用意如何,岂用多言”
杜荷听得此话,神色也是微变:太子在东宫有着绝对的权力,在这范围之内,除了李世民、长孙皇后,任何人都没有资格插手过问。问题在于,东宫是个小朝廷,为了锻炼太子的能力,历代皇帝都不会无端的插手东宫的事情。
这也就意味这,李世民的身旁有着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引爆的可能,心念于此,那颗心冷飕飕的。
便在这时,耳中又听卢子迁道:“曾爷爷也不必太过在意,这些都是曾孙儿的猜测。李承乾目前毕竟还是大唐太子,大唐未来的储君,他还犯不着在这个时候拉起反旗。更何况李世民并不是李渊,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李承乾是不敢贸然动手的。”
杜荷暗自点头,认可了这番话。
卢子建脸上却是阴晴莫测,在考虑着什么,来回渡步,忽然他顿住脚步,压低着声音道:“可有办法迫使李承乾尽快发动政变。”他并不知道杜荷的存在,但因说的事情实在太过严重,声音压的极低。
若不是凌晨时分,四周没有任何杂音,若不是杜荷耳朵灵便,决计是听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