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6(2 / 2)

大唐盗帅 盗帅二代 7621 字 2019-04-13

长孙皇后至今回想起来,还是隐隐有些后怕,连她自己都不敢想象当年是如何撑过来了。她自己受尽了夺嫡之苦,也深知手足相残的无奈,今时今日又怎忍心见自己的孩子踏上这条不归路

长孙皇后全心全意的支持李承乾,正是借鉴了当年的前车之鉴。当年,李建成的功绩比不上李世民,太子之位不稳固,这才给了李世民的机会。为了避免此事发生,她觉得只要李承乾的太子地位固若金汤,无人撼动,那自然不会有人以鸡蛋碰石头,自取灭亡了。

然而事事并不如人意料。

李承乾本来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当初让他监国政务也处理的井井有条,让李世民、长孙皇后好是欣慰。可是两人怎么也没有想到,尝试过权力滋味的李承乾经受不住权力的诱惑,行为处事越来越霸道,目中无人,甚至不容他人忤逆自己。面对一个个刚直不阿的老师,李承乾以高姿态跟他们唱起了反调:让回我学习,我偏要玩;让我体态端正,我偏要放浪形骸;让我远小人,近直臣;我偏要远直臣,近小人。

这是少年的叛逆期,根据数据统计,十之八九的少年罪犯都是因为叛逆期引起的犯罪心里。

李承乾是太子,他的叛逆较为一般人,更加严重。由善转恶易,由恶改善难。

李承乾在叛逆期中堕落,已经不再是那个聪明乖巧的太子了。他的行为越来越乖张,越来越让人无法接受。有一次甚至高喊“我作天子,当随心所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谁敢再劝”

他还未成为皇帝就有如此心态,假若真成了皇帝,那还了得,恐怕历史上又会多一个暴君了。

李世民早已动了废太子的心思,之所以迟迟不动,只因未有适合的人选,空着太子之位,只会让更多的人惦记着,还不如让李承乾先兜着。

长孙皇后隐隐察觉了丈夫的意思,心中暗自不满,不知李承乾究竟坏在了哪里。她身在皇宫,自然不知李承乾的所作所为,偶尔听说也是得到一些含糊其词的答案,毕竟没有几个人会在一个母亲面前说她儿子如何如何差劲的,更何况这个母亲是皇后,儿子是当朝的太子。

在长孙皇后眼中,李承乾最多就是顽皮了一点,还是有的教的。

这也是母亲的天性,没有一个母亲不会不原谅自己的孩子,也没有一个母亲会放弃自己的孩子。

但今日长孙皇后听到高阳说长乐与李承乾起了正面冲突,这让她的心凉了一大半。

长乐是她一手带大,长乐的性格她再了解不过了,是那种贤惠至极的女人,虽贵为嫡长公主,却不与人争,事事细心,在皇宫就属她人缘最好。这回连她都正面与李承乾起了冲突,这让长孙皇后首次察觉到不安。

“长乐,你老实将如今的事情告诉母后听,尤其是关于你大哥的。母后深居宫中,所听所见,都是真中有假,实在不知你大哥今时今日,究竟如何”

如长孙皇后一样。李承乾毕竟是长乐的大哥,每当涉及李承乾,杜荷、武媚娘、李雪雁等都会只是谁都不愿直言其短,让长乐难看,便是长乐问起。也只拣些不相干的事说说。

若非在弘福寺亲眼所见,长乐也不相信在母后面前千依百顺的孝子,在外面会是这番模样。

长乐不想让母后伤心,却无法忤逆母亲的意思,犹豫一二,如实说来。

长乐道:“不知母后还记不记得幼时给我们讲的历史故事,你说前朝皇帝杨广,好高骛远,为人霸道,惟我独尊。修运河时,有一段地方特别难挖,杨广不懂装懂,动用武力打算乱挖一起,有专家给杨广指出正确方法,表示杨广的挖法会使得上游冲下的泥石沉淀,照成航道堵塞。但杨广不容他人忤逆自己,独断独行,依旧以自己的方式挖掘。果不其然,十年之后,运河那段堵塞严重。父皇本打算利用运河运粮北上用于军事,结果航道堵在途中,延误了出兵的时期。气得父皇,险些将那运粮官给斩了。您说身为皇室成员,受到千万人追捧,最容易受到他人蒙蔽,看不清自己的真实斤两,觉得自己什么都行,事实上一切皆虚。就如杨广,他举全国之力挖掘运河,却因独断专行,使至运河堵塞。让我们以他为鉴,忠言逆耳,不可自大,更不能因为身为皇室,而目空一切。如今大哥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这个不听劝的杨广”

长乐将李承乾誉为杨广,实在是太抬举李承乾了。

杨广在如何昏庸,还是有些斤两的。虽然他败了整个王朝,但还是为后世留下了一笔不错的遗产。李承乾充其量在这好高骛远,为人霸道,惟我独尊上与杨广有些相似,其他方面根本不足相比。

长孙皇后脸色苍白,想不到李承乾已经堕落至此,杨广是亡国之君,长乐将李承乾誉为杨广无疑是最严厉的批评了。

“难怪,难怪”她总算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丈夫会有恨铁不成钢的情绪,总算明白为什么通情达理的杜荷会跟李承乾闹得那么僵,也总算明白为什么李承乾的那些老师们,一个个的都说李承乾难教。并非是他们对于李承乾过于苛刻,而是李承乾实在是不堪造就。

“母后你没事吧”长乐一脸的担忧。

长孙皇后强颜一笑道:“没事母后,突然觉得有些累了你先下去替母后带带治儿、小兕子,让母后静一静。”

长乐也知长孙皇后对于李承乾的期望,自己今日的这番话可能会给母亲带来忧伤,但身为皇家女,她必须做出明智的抉择。她不与人争,不代表她愿意看到大唐的江山毁于一旦。

长孙皇后两眼空洞,忧伤,泪水由眼角而下,有些决定很痛苦,但她必须做出抉择。

这是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必须做的事情。

她拥有常人没有的一切,那就必须付出常人不会付出的代价。

早年她付出的是兢兢战战,在阴谋诡计中支撑,而现在却是要放弃一个儿子

如此决定,对于一个母亲来说,那是如何的痛彻心扉。

面对佛教一事,大唐王朝这个机构,以最快的速度运转解决。

大理寺卿、刑部尚书连夜展开审讯,纳言作为主谋,身怀三条性命,断然没有存活的理由,判以死刑,游街示众三日,以消除百姓心中之怨气。慧空作为第一帮凶,助纣为虐,判流放岭南为岭南开荒做贡献。

至于其他常与辩论的主持和尚,人人皆有纳言牟取失利之罪,根据轻重,判罚牢狱之刑。

至于辫机意外的无罪释放。

原因无他,他并不是主持,也不算弘福寺的僧侣。

他所住的所吃的所用的,都是纳言以及原寺庙给的,他并没有直接参与敛财其中,故而算不上犯罪。

第九章 得了花柳病的和尚

第九章 得了花柳病的和尚

其实处理纳言、慧空等人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