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杜荷想的一样,他这话音一落,魏征立刻跳出来反对。
接着是褚遂良、于志宁这一类的文臣,站出来反对。
他们道理还未说满,程咬金便跳了出来,以那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脸庞与一干文臣争斗起来。
接着不知为何朝会上成为文武之间的大战。
大部分文臣都认为不宜举行意义不大且劳命伤财的田猎大会,而大部分武将认为朝中后继之力匮乏,应该举办一次狩猎大会让鼓励尚武之风。
文臣以魏征为首,士气逼人,条条依据道理,说的是头头是道。武将则以程咬金为首,胡搅蛮缠,压根不理会什么道理不道理的,大有擦拳磨掌的架势。
双方似乎将这朝堂上但做了菜市口,吵的是不亦乐乎。
“砰”
一声巨响
李世民暴跳如雷的拍案而起,气势汹汹的喝道:“你们成何体统,一个个都是年过半白的人了,在这朝堂上吵的面红耳赤,就像仆妇骂街一样,还有没有半点的羞耻心了。”
见李世民动了真火,魏征、程咬金都哑了,不敢再说,退了下去。
李世民笑道:“此事朕觉得很好,就这样定了,你们也别争了朕决定举办狩猎大会并非为了玩乐,而是鼓励大唐尚武之风,没有什么不可的。朕意已决,无需再议”
作为大唐的皇帝,在这种情况下,他竟然动用了皇帝的权力,直接开了无敌。
在不知名的地方,一间昏暗的屋子。
虽然是大白天,太阳光芒四射,但屋子所有的窗口房门都关的严严实实。如此竟还不够,在窗口房门内部,还挂起了密不透风,黑乎乎的黑布。黑布挡住了照射进来的阳光,使得偌大的屋子,在这大白天中有伸手不见五指的感觉。
屋里有着十数条黑影,他们都没有说话。
房间里气氛沉闷,有着一股压抑的感觉
“我得到了可靠的消息唐皇打算举办一个大型的狩猎大会,据说这个狩猎大会规模巨大。所有有身份,有脸面的人都会参加。唐皇自己,还有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杜荷这些人都有份,到那时广阔的高陵狩猎场将会聚集数不清的人。这是我们的计算是否成功的绝佳机会,我们已经错过了一次。这一次绝对绝对不能失败”在最上首的一位看不清脸庞,但却异常魁梧的四十岁汉子,低着声音一字一句的缓缓说着这一切。
闻得此言,周边是十数人相继大喜。
当中传来一声粗狂的声音:“这一次不会再出现意外吧”
“不会了”魁梧汉子肯定的道:“这一次唐皇是在满朝文武前面宣布此事的,由我的同族堂弟阿史那社尔亲口告诉我的。消息来源绝对准确,为了能够回到草原,为了振兴我族,我认为这是最佳的行动机会,不能错过”
s:推荐一本新书加官晋爵,书号是1987508,感觉不错呢
第二章 阿史那社尔
第二章 阿史那社尔
对于李世民利用自己的职权开了无敌,魏征、褚遂良等人也没有就此罢休,多番劝阻。
只是李世民心意已决,加上程咬金一干武将的支持,此事也就如此定下了。
魏征、褚遂良虽然是大唐王朝不可或缺的重臣,但毕竟只是臣子,不能左右李世民的思想。他们的建议见解,李世民可听亦可不听,便是不听,二人也是没辙。
这就是封建社会,一个皇帝因有的独断权力。
这事情一定,大唐王朝这个国家机器,自当跟着运转。
皇帝出行,安全第一
即便平时李世民独自狩猎放松一下精神,那也是前赴后拥,至少要动用五千以上的防护力量,更别说这一次大规模的狩猎大会,更是如此了。
而杜荷所统帅的左威卫军则被李世民指名道姓的任命为负责守护狩猎场安危的军队之一。
在封建社会,皇帝的安全大于天,杜荷这一接受命令,即刻点齐一万五千兵马,浩浩荡荡的往高陵狩猎场行去。
高陵狩猎场是一块平原广及百里,一望无际的土地,其中丘峦起伏,密林处处,河道纵横,是行猎的好地方。李世民年少时,喜欢弓马射猎,便是当了皇帝也不改此喜好,时不时的利用空闲时分,狩猎自娱。为了方便狩猎行事,在高陵圈下一块狩猎场,以便能够时时出行。
对于这高陵狩猎场,杜荷也不陌生,当初勇者角逐中的骑射项目冠军比赛就是在高陵狩猎场举行的。还记得当初进行比赛的时候,因为意外他无意中瞧见了象雄国公主瑶池戏水的画面,此后又连杀二虎,救了瑶池的性命。似乎也因此得到了美人儿的芳心。
这一想起瑶池公主,杜荷脑中不免浮现当时的景象,为之走神,心道:“不知她现在过的怎么样”
其实离约定的狩猎日子,还有整整大半个月。不过高陵狩猎场虽是名义上的皇家狩猎场,也限制百姓不能狩猎,但狩猎场实在太大,根本不可能全面的防护,平时也不可能派兵镇守。
兼之大唐律法即严且松,对于大过非常严苛如奸y、杀人,但对于一些小过,就有些宽松了,猎户入高陵狩猎场狩猎,即便抓到,也不会受到很重的惩罚,故而总有一些胆子大的猎人进入狩猎场狩猎,所以必须在事先将狩猎场隔绝,防止出现各种不必要的意外。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为了防止别有用心的人趁机施行什么计划,威胁到李世民的安全。
高陵狩猎场广及百里,就算动员十万大军也不足以做的面面俱到,他们只能在个个要口要塞设下关卡,并不能将整个狩猎场都包围起来。
根据地形地势,杜荷所率左威卫军的负责把守高陵狩猎场的南面与东面,至于北面与西面则由其他的部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