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8(2 / 2)

大唐盗帅 盗帅二代 7601 字 2019-04-13

“来间上等的客房,再来一斤熟肉,两斤酒和一些你们这里的招牌菜。”乔师望老练的塞给店小二几个小钱。

店小二得了赏,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奔走趋奉,服侍殷勤。

不一会儿,酒菜全送到乔师望的桌上,当店小二要走开时,乔师望出声唤住了他,巧妙的道:“是,这样的,我这是第一次来西川,对于这里的一切,不太熟悉。只是见这里比一般的地方繁华许多,不知何缘故”

店小二骄傲道:“公子你可是问对人了,我在西川多年,什么事情有我快嘴三不知道的现在西川之所以繁华是因为他是大唐的领地,而由杜大人、张大人亲自负责百姓生计,如何能够不繁华他们一个个的都是我们的救星,活菩萨啊”

谈起杜荷与张雄,店小二说的是眉飞色舞的。一副铁杆粉丝的模样。

乔师望让店小二退下,心底安赞叹“这杜荷果然厉害,仅仅只是短短的几个月,就如此得到了高昌人的爱戴。”他不疾不徐的使用了桌上的美味,回到自己举止的客店,亲自将自己的见闻写下,成交给了信使,让他将信送往长安,交给李世民,同时也自语道:“陛下的任务已经完成,是该走上前台的时候了”

翌日,他以安西都护的身份接任了杜荷的职位。

杜荷也终于可以回家了

长安、甘露殿

李世民正在处理日常事情,突然得报杜荷的奏章送到。他脸上明显的一喜,笑道:“快快逞上来”

他满脸笑意的接过杜荷递送的奏章,见信后那脸上的笑意荡然无存,眉宇间以充斥着熊熊怒火,直奏章末尾结束后。“啪”的一声拍案而起,怒喝道:“岂有此理,侯君集好大的胆子,如此狂妄,险些坏朕大事。”

杜荷的奏章,与其说是奏章,不如说是一份告状信。信中一五一十的将侯君集在高昌的作为写了下来。

既没有任何的夸张,也没有任何的夸大,更没有任何的评价,有的只是事实,全部都是实事求是的事实。

看着杜荷的奏章,李世民突的想起了一件事情,那是封尘在记忆深处的事情了:在贞观初期,天下方定不久,自己看中了侯君集的才华,知道他是一位可造之才,还有提升的潜力。于是就让李靖传授侯君集用兵之法。但此后不久,侯君集却来状告李靖,说李靖不愿意将自己的一身所学传授给他,有谋反之心。自己自然不信,于是招来李靖询问经过。李靖当时道:“中原刚定,天下无事,我所传授的兵法足以对付四夷。侯君集却贪得无厌,欲反我大唐。”

这一下好了,双方都说对方有谋反之心。

在当时不论是李靖还是侯君集都是李世民最得利的臂膀助臂,对于他们两人的忠心还是万分相信的。所以当时的他并未追究,只以为他们彼此是有了误会,而今突的想起,让他心中不免一惊,目光落在最下面的小子上,那是一段杜荷对于侯君集总体的评价,写道:“侯尚书智勇兼备是难得的一员大将,但为人可性烈异常,举止不伦,凭功自傲,深怀矜伐,耻在他人之下,诽毁时贤,常有不平之语。”

这短短的一句话,他反复读了十遍。

十天后,侯君集领着大军返回了长安,李世民在朝堂上接见了他们的凯旋之师,略作鼓励,让他们退了下去。

侯君集返回家中,正筹划找长孙无忌商议对付杜荷一事,却意外的收到了圣旨。他一跳而起,欣喜道:“一定是陛下念我西征全胜大功,奖赏来了。”

一想到这里,他心头就是一阵的火热,自己此次西征虽不如意,但也横扫了西突厥,也是大功一件,便是为相也不无可能。连忙焚香更衣的迎进宣旨的官员。那官员展开黄缎的圣旨开始宣读。侯君集只听得几句,便已惊骇失色。

圣旨非但不是奖赏他此次西征所立的战功,而是宣称他在平定高昌国后,没有奏请朝廷便自作主张委任官员,同时还私自掠夺大量珍宝,纵容手下将士竞相偷盗。将他在高昌所犯之罪,一五一十的指了出来。

李世民更加是在圣旨中将强调将他揖拿入大理寺审讯。

圣旨才一宣完,厅内其他也跪听了圣旨的侯家人众霎时哭声震天,叫冤不止。

侯君集听自己所有的罪行,登时傻眼了。

“不可能,不可能的陛下,陛下不会这么对我不,不会的,陛下,怎么会这么对我”他性格刚强,对于李世民忠心耿耿,李世民对他也是恩宠之极,根本不相信李世民会下这样的圣旨。

脑中一片茫然,四肢僵硬如石,冷汗涔涔而下,只是任由差役将他捆起推将出去。待得他脑子清醒些时,左右顾盼之间,发现自己已身处潮湿阴暗的大牢之内。

“不可能,不可能的陛下不会这样对我,我不相信,我不相信”他清醒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发狂的大声呼喝,疯狂的摇着监狱的大门:“一定是你们这群混蛋假传圣旨,放我出去,我要见皇上,我要见皇上”

“不要叫了,朕来了”李世民一身龙袍的来到侯君集的面前,神色复杂的与这位自己的爱将隔窗对望,“朕可以告诉你,这确确实实是朕下的圣旨,绝无虚假”

s:上传一章,出发回老家

第四十九章 杜荷的宽宏大量

第四十九章 杜荷的宽宏大量

侯君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整个人变得痴痴傻傻的。

古往今来,真真的成就大业者,无不经历重重磨练。而那些才华盖世,一帆风顺之人却往往因曾受不住一次失败,败在了自己的手中。

侯君集恰是如此之人。

他出生卑微,自幼受尽世人白眼,所以渴望上位,成为人上人,故而自幼苦练弓马骑射,研习兵法韬略等技艺。

年轻的时候成为、李世民的幕僚,多次随军出征,谋功武功皆有建树,很快就引起了重视人才,爱惜人才的李世民的注意。成为重点培训对待。他也不负李世民的器重,多次献计献策,晋身为秦王府的骨干之一。

李世民继位以后,大赏功臣,侯君集地位仅次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以及李靖等寥寥数人。贞观四年,更是升任为兵部尚书,年纪轻轻就成为仅次于李靖的大唐名将。

完全可以说侯君集在仕途上是一帆风顺的,没有受到任何的阻碍。

他的性格本就是那种容易自满。自我感觉良好的人物,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