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林东升对投资和创业,一直都非常慎重,因为,他非常清楚,再多的钱,也是经不起败的。
事后,他又单独和吴良才详聊了一番。
吴老板曾经也是风光过的,虽然后来二次创业失败了,但在自己的扶持下,还能东山再起,将自己的眼镜店开到周边好几个镇子,也说明了他过人的商业能力。
“我感觉像河西这种乡镇,没有人才底蕴,根本就承载不起相关的高科技产业,而且,高科技产业对用工的需求,并不是太大,解决的就业非常有限。”林东升说道。
“是的,如果真想扶贫,建议还是创办劳动密集型产业,我有一个建议,不知你是否会认可。”吴良才说道。
“咱们之间,有想法就直说吧。”林东升笑道。
“建议你直接收购一家小型的罐头加工厂,然后将它做大做强。”吴良才说道。
“本地一直都适合种桃子,这么多年了,居然没有一家桃子罐头加工厂吗?”林东升也颇为惊讶。
“有是有,但规模都很小,没形成品牌和气候。而且,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桃子的保存周期太短了,如果有一家比较有规模的罐头厂,周边村民种桃的规模会扩大,每到摘桃的季节,很多农妇都可以出工出力,也能借机赚到一些钱。”吴良才说道。
“这个可以有。”林东升眼睛一亮,表示认可。
从吴良才那里出来后,林东升心里也踏实多了,马上给苏建安打了个电话。
于是,大年初七,两位姐姐和姐夫一起返回香城的时候,林东升却在相关领导的陪同下,一起去考察了一家半死不活的小型罐头加工厂。
最终,林东升决定出资一千万,用来升级罐头生产线和扩建厂房,力争在三年之内,将它打造成河西镇最有影响力的桃子罐头加工厂。
考虑到对方的能力问题,林东升给了对方一笔安家费,直接将让吴良才兼任了罐头厂的厂长。
等到吴良才帮他培养和挖掘出合适的接班人之后,再进行相应的人员调整。
一千万的投资虽然不算多,但是,勉强也能拿得出手,林东升也终于可以向安叔交差了。
当天下午,他就带上苏文浅,驱车前往香城,路过江城的时候,再将苏文浅专程送到了文阿姨家。
破碎家庭就这点麻烦,过年的时候,大人不用到处折腾,但孩子反而要到处折腾了,既要陪一下父亲,也要兼顾一下母亲,不能过于厚此薄彼。
到达香城之后,林东升就陪大姐和二姐她们,一起去看了一下之前赠送的别墅。
这些事情都是苏文浅提前回家办理的,他好歹也得去认个门,省得以后来两位姐姐家,都不知道具体的地方。
随后,他又和陈万胜、朱大勇、汪书瑶等人,一起聚了一下。
虽然这些家伙,都在他的帮忙下,陆续考进了清北大学,但是,他平时也挺忙的,真正和大家单独聚会的时间很少。
从他们的口中,林东升也得知,青山高中这几年发展得着实不错。
不仅竞赛成绩在整个香城鹤立鸡群,每年都有大小惊喜,学校每年高考的本科率,也是逐年上升。
而且,美术专业的特色考生,也是增长迅猛,充分体现了学校特色办学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