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深空暗雷与磨砺刀锋(2 / 2)

一座座沉默的战争巨兽被重新赋予生机,它们冰冷的炮口缓缓调整,如同苏醒的守卫,警惕地注视着浩瀚的星海。这些防御节点与王猛麾下的机动舰队构成了生态舱段远近结合、动静互补的防御体系,大大增强了持续作战和区域拒止能力。

王猛则将他从实战演练中总结出的经验,直接反馈给ζ-3的武器设计团队。

“老ζ!你们新搞的那个‘蜂群’拦截弹射速够快,但杀伤半径太小!对付那些自杀艇,我们需要面杀伤!能不能搞点近炸破片弹头或者脉冲干扰弹?”

“还有!舰队远程火力的持续性有问题!主炮冷却时间太长!下次敌人再来,不可能每次都给我们那么好的齐射窗口!能不能优化能量回路,或者搞点副炮弥补火力空档?”

在他的“鞭策”下,武器系统的改进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新型号的弹药被生产出来,分配至各舰和各平台。能量武器的冷却效率和供能线路得到优化。虽然整体技术层级没有发生颠覆性突破,但在细节和适用性上,生态舱段的武备正在被磨砺得更加锋利、更加致命。

θ-9除了协助“巡天司”,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星之子”和星尘网络的深度联动上。她发现,随着“星之子”创伤的缓慢修复和与本地能量环境的深度融合,其无意识散发出的能量场变得更加稳定和强大,对星尘网络的增幅效果也愈发显着。

她甚至尝试了一种极其大胆的构想——将“星之子”的纯净能量,通过星尘网络,微量地引导至几个关键的防御节点,作为额外的能量源和稳定器。

初步试验结果显示,接受引导的节点,其武器充能速度提升了8%,护盾稳定性提高了12%,而且对能量攻击似乎产生了一定的“亲和性抵抗”(减弱了约5%的伤害)!

这无疑是一个意外之喜,虽然增幅效果目前还有限,但指明了一个全新的防御强化方向。

时间就在这种外松内紧、全力备战的氛围中悄然流逝。

“巡天司”的深空扫描日夜不停,处理了海量数据,发现了无数可疑的信号源,但经过仔细甄别,大部分都被证实是自然现象或之前未知的空间结构。真正的信标依旧隐藏在迷雾之后,杳无踪迹。

这种一无所获的搜寻本身,也带来了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敌人究竟布设了没有?布设在哪里?就像头顶悬着一把不知何时会落下的利剑,让人难以真正安心。

霍哲肩上的压力最大。他几乎将所有时间都花在了控制中心,同时关注着“巡天司”的进展、防御升级的进度、舰队的训练情况以及“认证之环”的脉冲信号。

他知道,生态舱段就像一颗正在疯狂生长出尖刺的堡垒,内部在变强,但外部的阴影也从未散去。那艘幽灵母舰的沉默,或许意味着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他站在观察窗前,目光仿佛要穿透无垠的星空,看到那隐藏的敌人和可能存在的致命信标。

“无论你们在哪里,在谋划什么,”他低声自语,手中紧握的核心密钥微微发烫,“我们都会做好准备。”

生态舱段,这艘在奇迹星海中扎根的方舟,已然刀出鞘,网张开,静候着下一次不可避免的碰撞。而这一次,它将更加坚韧,也更加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