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两小已经熟读天书四卷,但是林泽从未传授两小任何功法。
这天,一个老和尚降落在草庙村外,破庙处。
“咦?小小村庄怎会有潜龙之相?”
村口的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两侧的竹篱笆爬满了紫色牵牛花。
几位老人坐在大榕树下的石凳上,手里慢悠悠地摇着蒲扇,谈论着林先生教了谁家孩子兵法武功,将来一定是个大将军。又有谁家孩子在林先生指导下写了什么文章是将来的状元郎。
普智摇了摇头颇感好笑,却也懒得去与村民辩驳。
田埂上的水稻正抽着穗,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秸秆,在风中泛起层层金绿色的波浪。黄瓜架上挂满了翠绿的果实,藤蔓间还点缀着嫩黄的小花。
田边的水渠旁,立着一架从未见过的水车。由数十根细长的竹筒和精巧的木齿轮构成。
水流冲击着底部的叶轮,带动竹筒依次浸入水中,又翻转着将水倾入木槽,沿着竹管蜿蜒流进稻田。竹筒转动时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像一首古老的歌谣。
一位戴斗笠的村民正蹲在水车旁,用棉布擦拭着木齿轮上的水珠,见有人驻足,便起身笑着解释这是:“这是林先生发明的龙骨翻车,省了不少力气呢。”
“哦?确实精妙,刚刚我在远处听你在唱歌,感觉甚是好听!不知唱的是什么曲词啊?能否再给贫僧唱一遍?”
“哎呀大师,你莫要取笑我了,我那是跟我家孩子学了两句。”
“阿弥陀佛!施主能否唱几句我听听?”
“这……那我就哼唱几句哈,大师莫要取笑就好!”
“善哉善哉!”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哈哈哈哈!好好,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普智大笑。
震的旁边树叶都簌簌而下,村民也被这笑声吓了一大跳,只觉得耳朵嗡嗡作响。
“阿弥陀佛,惊吓了施主,是贫僧罪过。”
“没……没事!我还要去忙农活了,大师请便。”庄稼汉拿起锄头就跑。
没想到一个小小村庄居然真的有潜龙隐居,不妨去看看是哪位大贤。
普智一路向前,很快就看到一处雅致的小院,只见二十来个孩子或在读书或在习武,一青年斜躺在一张他没见过的精致躺椅上闭目养神。
“应该就是此人了。”普智微微点头朝小院走去。
“这位大师,不知有何贵干?”只见一少年挡住普智的脚步,有模有样行礼问候。
“好一个苗子!”普智点头赞许。
“一云游僧人,路经此地,前来拜会一下你们老师!”普智笑道。
“哦,大师稍等!小凡,小凡,去叫醒师父……”林惊羽冲小院喊道。
“你那么大声,还要小凡通知啊?”林泽起身没好气的瞪了一眼林惊羽。
“嘿嘿嘿!”
“大师见笑了,里面请!”
“哈哈哈,先生隐居于此,教化一方百姓功德无量,贫僧冒昧,还请见谅。”
“无妨无妨,大师请!小凡泡茶!”
“哦!”里屋传来一声稚童之音。
“咦?”
普智寻声望去,却见木墙上挂着一把宝剑,其上规则涌动,隐隐有雷火之力。
“奇了怪了,这年轻人看起来就是一凡人啊!怎么会有如此神剑?”普智心中暗忖。
很快张小凡端着托盘出来,上面火炉水壶茶具样样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