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8 章 线索(1 / 2)

就在差猜被注射镇静剂陷入昏睡后不久,北斗那边的监控有了决定性的发现。

“刚哥,Z组织的‘防火墙’触发了!”北斗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我们监控的那个深网站点会话ID彻底失效,服务器IP也迁移了。同时,我们捕捉到数条从不同地点发出的、指向已知几个Z组织外围节点的加密指令,内容都是‘信使失联,启动静默程序’。和我们预料的一样!”

李刚眼中精光一闪。防火墙的触发,反而印证了差猜口供的真实性,也意味着Z组织此刻正处于最脆弱的“惊弓之鸟”状态,通讯链路的临时重组必然会产生新的、可供追踪的涟漪。

“继续监控所有可疑通讯频段,重点分析那些‘静默指令’的源头发送路径,哪怕只有一瞬间的暴露,也要抓住!”李刚下令,“另外,根据差猜提供的行动组习惯特征和可能活动区域,结合我们之前掌握的零碎情报,让数据分析团队进行交叉比对和地理侧写,尝试缩小Z组织核心成员,尤其是‘账房’和行动组的藏身范围。”

“明白!”

李刚走到昏睡的差猜面前,看着这个在痛苦和恐惧中彻底崩溃的前“信使”。他知道,差猜作为“信使”的直接价值随着防火墙触发已经大幅降低,但他作为“样本”和“信息库”的价值依然存在。Z组织必然会调查“信使”失联的真相,甚至会尝试“清理门户”,而这,就是引蛇出洞的机会。

“把他秘密转移到二号安全点,加强看守。医疗组确保他的生命体征稳定,但继续维持一定程度的‘敏感’状态,方便后续问询。”李刚对王迁吩咐,“同时,故意泄露一点关于‘我们抓住了一个Z组织重要成员’的风声,但要模糊处理,放出一些矛盾的线索,看看能不能把‘掌柜’或者他派来的清理小组引出来。”

“是,刚哥。”王迁领命,立刻着手安排。

北斗的数字化追猎从未停歇。在Z组织防火墙触发、进入静默期后,整个网络仿佛陷入死寂。然而,北斗深知,再严密的系统,只要还需要运作,就必然会在黑暗中留下极其微弱的“呼吸”。他调动了所能调动的所有计算资源,如同一个最有耐心的猎人,守候在数据的幽暗森林里,捕捉着任何一丝不寻常的涟漪。

数日的沉寂后,转机出现在对一条已被标记为“低优先级”的旧有线索的重新梳理上——那是从信使的加密电脑中恢复出的、一段被多次覆盖和删除的临时通信日志碎片。经过极限数据还原,北斗团队发现了一个极其短暂的、未被差猜提及的卫星中继节点接入记录,时间点就在差猜被捕前数小时。这个节点只活跃了不到三秒,传输的数据包经过高强度加密且自毁,无法破解,但其接入时泄露的、用于握手验证的源IP地址,经过层层伪装,最终被北斗抽丝剥茧,锁定了一个大致的地理范围——暹罗,曼谷,湄南河东岸的拉玛三路片区,一个充斥着老旧公寓、小型加工厂和跨国贸易公司的复杂区域。

“老板,有眉目了。”北斗的声音在加密通讯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一个疑似Z组织用于紧急联络或数据中转的备用节点,在拉玛三路片区短暂出现过。虽然无法精确定位到具体建筑,但信号特征很独特,像是一种定制化的移动卫星终端。如果Z组织的人还在活动,很可能会再次使用同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