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4章 信使(2 / 2)

“明白!”

半小时后,数据中心三楼东北角办公室内,一名穿着灰色poLo衫、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像是个普通It工程师的东南亚裔男子,疑惑地感受着房间里逐渐升高的温度。他检查了一下空调面板,显示一切正常,但出风口吹出的却是热风。他尝试重启系统,无效。汗水开始从他额角渗出。

就在这时,内部通讯系统响起,大楼物业告知他该区域空调系统出现故障,工程师正在检修,建议他暂时到公共休息区等候。

男子皱了皱眉,似乎有些犹豫,但闷热的空气让他最终做出了决定。他谨慎地锁好办公室门,拿起随身携带的一个黑色手提箱,快步走向电梯。

在他走出数据中心大门,站在路边似乎准备打车时,他的影像已经被远处多个角度的高清摄像机捕捉并实时传输。

“目标确认。亚裔男性,年龄约35-40岁,身高约172,体型偏瘦,戴黑框眼镜,深灰色poLo衫,卡其色长裤,携带一个黑色金属手提箱。已录入面部识别系统。”观察小组汇报。

“清洁组跟上。保持距离,交替跟踪。”李刚命令。

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这位代号“信使”的K组织联络官,其生活轨迹被千门的“清洁组”如同用尺子丈量般精确记录下来。他住在距离数据中心十五分钟车程的一个中高档公寓楼,独居。生活极其规律,早晨七点起床,在公寓附近早餐店买一份固定套餐,八点前抵达数据中心。晚上六点下班,偶尔会去一家固定的泰式餐馆吃饭,每周会去两次健身房,没有任何访客,也几乎不与人深入交流,像个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

“谨慎,孤独,缺乏安全感,但必然有某种嗜好或弱点作为情绪宣泄口。”李刚看着“清洁组”发回的详细报告,做出了判断,“他那个手提箱从不离身,里面应该是他的工作设备,也是他的命根子。在他最放松、警惕性最低的时候动手。”

“他每周五晚上,会去一家名为‘蓝色港湾’的酒吧,坐在角落,喝两杯威士忌,听一会儿爵士乐,然后步行回家。这是他最固定的‘娱乐’活动。”清洁组负责人汇报。

“就在那里。”李刚拍板,“周五晚上,‘蓝色港湾’后巷。行动组准备,要求:无声,无痕,目标连同手提箱一起带走。行动代号:‘捕风’。”

周五夜晚,曼谷的霓虹灯闪烁着迷离的光彩。“蓝色港湾”酒吧内,舒缓的爵士乐流淌。“信使”如同往常一样,坐在最角落的卡座里,慢慢啜饮着杯中的琥珀色液体,眼神有些放空,似乎在享受这难得的放松时刻。

晚上十一点,他结账离开,沿着略显昏暗的街道,走向公寓方向。在穿过一条必经的、灯光昏暗的后巷时,异变陡生。

一辆原本停在巷口、毫不起眼的黑色厢式货车,突然悄无声息地滑到他身边。侧门猛地拉开,两名穿着深色作战服、戴着头套的身影如同猎豹般窜出。

“信使”反应极快,意识到危险,第一时间不是呼救,而是死死抱住了怀中的手提箱,同时另一只手迅速摸向腰间。

但他快,行动组更快。

一支装有高效麻醉剂的吹针精准地命中了他的脖颈。“信使”只觉得脖子像被蚊子叮了一下,随即一股强烈的眩晕感袭来,眼前一黑,身体软软地倒了下去。在他倒地之前,已经被行动组成员稳稳接住,连同那个被他视为性命的手提箱一起,迅速拖入了车厢。

厢式货车的侧门轻轻关上,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迅速驶离了后巷,汇入车流,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整个过程不超过十秒钟,巷子里依旧寂静,只有远处的爵士乐隐约可闻。

曼谷郊外,某处废弃仓库改造的安全屋内。

“信使”被牢牢固定在一张特制的审讯椅上,仍未苏醒。李刚站在他面前,神情冷漠。北斗则连接了那个黑色手提箱——里面是一台经过高度定制、层层加密的笔记本电脑和几个保密通讯模块。

“电脑防御很强,但架构我熟悉,给我点时间。”北斗开始破解。

李刚对旁边的审讯专家点了点头。专家上前,用特制的嗅盐让“信使”苏醒过来。

“信使”睁开眼,适应了刺目的灯光后,看清了自己的处境,眼中瞬间充满了惊恐,但随即又强作镇定,用蹩脚的英语说道:“你们是谁?想干什么?我只是个普通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