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世人哗然!(2 / 2)

“哼,‘衡文以才’?我看是‘衡文以姓’吧!”

他们的议论,立刻引起了周围大量落榜寒士的共鸣。人群中开始骚动,抱怨声、讥讽声越来越大。这时,一个声音格外清晰地响起:

“诸位!光在此抱怨有何用?朝廷取士不公,天下寒士之心已寒!我等当联名上书,请朝廷给个说法!要求科举衡文,回归才学之本!”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青衫士子,清流书院核心成员,站在一块石头上,神情激愤。

他并非空喊口号,而是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一份早已写就的《陈情书》。

上面赫然列举了今科几位中举世家子弟平日拙劣的文名与其高高在上的名次形成的鲜明对比,虽未明指舞弊,但强烈的反差足以引人遐想。

“对!联名上书!”

“要求公平!要求糊名誊录!”

“不能再让他们一手遮天了!”

群情瞬间被点燃。无数落榜士子涌上前,纷纷在那份《陈情书》上签名捺印。更有甚者,当场研墨挥毫,将胸中块垒书于贡院雪白的墙壁之上:

“圣朝求贤野无遗,奈何朱门锁云梯!”

“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有金银通九衢!”

墨迹淋漓,字字泣血。这已不仅仅是抱怨,而是公开的抗议!

.....

都察院御史值房。

几位素以耿直着称的御史,案头几乎在同一时间收到了多封内容相似的信件,有的来自地方门生。

有的来自同年好友,无不痛陈今科科举之不公,并附上了那份在贡院外墙引发轰动的《陈情书》抄本以及墙壁题诗的拓片。

“岂有此理!”一位黑脸御史拍案而起,“科场风气,竟败坏至此!若再不整治,朝廷将尽失天下士子之心!”

另一位于御史捻着胡须,沉吟道:“此事……背后恐有人推波助澜。不过,其所言,未必不是事实。如今物议沸腾,我等身为言官,岂能坐视?”

他们交换着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心。这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科举舞弊案,而是关乎朝廷取士公正性、关乎统治根基的政治事件!弹劾的奏章,迅速在都察院内酝酿。

...

养心殿,御前。

皇帝面色阴沉地看着通政司呈上来的、厚厚的各地士子联名上书的摘要,以及都察院几位御史措辞激烈的弹劾奏章。

奏章中不仅揭露了今科的不公现象,更将问题上升到了“壅塞贤路,动摇国本”的高度。

“陛下,”首辅杨廷和,代表传统势力出列,试图缓和,“科场偶有疏漏,亦在所难免。且士子聚众,联名上书,恐非国家之福,背后或有……”

“或有?”皇帝冷冷打断他,将一份密报掷于御案之上,

“你看看这个!这是朕的暗卫从江南送来的!几个世家子弟,考前便已知考题,甚至请了枪手预先写好文章背诵!这就是你所说的‘偶有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