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暗中调查(2 / 2)

寻医问瑶 予以予白 1378 字 10天前

傅韶景加大了边境巡防力度,加固重点堡寨。温瑶则加速推进屯田和水利建设,储备更多粮草,并利用温家商行的渠道,从内地大量采购药材、铁料等战略物资。

傅韶景巡边归来,带回一个意外之人——一位年在六十、须发皆白、衣衫褴褛的老者。老者虽落魄,眼神却清亮有神,手中拿着一根古怪的木杖。

“这位是墨老先生,我在狼牙山脚下遇到的。”傅韶景向温瑶介绍,“先生精通机关巧术与筑城之法,因避战乱流落至此。我见先生学识渊博,便请回府中,或对城防工事有所助益。”

温瑶见那老者气度不凡,忙行礼问好。

墨老先生也不拘礼,打量了一下温瑶,又看了看行辕大致布局,颔首道:“王爷王妃非常人,此地虽简,却隐合兵法守势。”

接下来的日子,这位墨老先生果然展现出惊人才能。他改良了守城弩机的射程和精度,设计了更省力高效的投石车,甚至对云州城的排水、防火体系提出了精妙改进意见。傅韶景如获至宝,奉为上宾。

温瑶也对这位奇人十分敬重,常亲自过问其饮食起居。

一日,她给墨老先生送去新裁的冬衣,无意间看到案上几张草图,画的似乎是种结构复杂的连发弩,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算式。“先生还在研究新弩?”温瑶好奇问道。墨老先生抚须笑道:“闲来无事,胡乱琢磨。若能成,或可让我军士卒以一当十。”

温瑶仔细看那图纸,只觉得精妙无比,远超当下军中之物。她心中一动,道:“先生大才。所需物料银钱,尽管开口,我必尽力筹措。”

墨老先生深深看她一眼,笑道:“王妃慧眼。老夫漂泊半生,能遇王爷王妃,得展所学,幸甚至哉。”

有了墨老先生的助力,北境防务如虎添翼。傅韶景信心更足,积极备战。

然而,某夜,温瑶却偶然发现了一丝异样。她因处理账目晚归,路过墨老先生居住的偏院时,见窗纸上映出两个身影,正在低声密谈!另一个身影虽模糊,但绝非府中之人!

她心下生疑,并未声张,只悄悄告知了傅韶景。

傅韶景眼神微凝,沉吟道:“墨老先生来历确有些神秘。我派人查过,只知他来自江南,曾效力于某个已覆灭的小诸侯国……继续暗中观察,勿要打草惊蛇。”

墨老先生窗前的神秘人影,像一根细刺,扎在傅韶景和温瑶心头。北境局势刚稳,内部岂容再生隐患?

傅韶景加大了暗中监视的力度,表面却对墨老先生愈发礼遇,时常请教城防技巧,甚至将新弩的制造事宜交由他统筹,似是完全信任。

温瑶则从另一条线入手。她借着整顿军中采买账目的由头,详细核查了近半年所有与江南方向有往来的物资清单,特别是墨老先生入住后新增的采买项。很快,她发现了几处异常:一批标注为“精铁”的物料,实际入库数量与账目有细微出入;另有一些用于弩机制作的特定规格的牛筋、胶漆,消耗速度远超常理。

这些不起眼的“损耗”,若被巧妙利用,足以私下攒出一批精良的违禁军械!

“他果然有问题。”温瑶将查证结果放在傅韶景面前,语气凝重,“私下囤积物料,所图非小。那夜与他密谈之人,恐怕就是来接头的。”

傅韶景看着清单,眼神冰冷:“看来,有些人把手伸得太长了。江南的钉子刚拔,又有新的魑魅魍魉想来分一杯羹。”他指尖点着那些物料名称,“他在府中制弩是假,借机制造、私藏乃至外运禁械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