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案的莫三米师傅正揉着面团,抬头见是她,手里的擀面杖往案板上一拍:“小祖宗,你可别给我添乱,这两天订单堆成山,我这老胳膊老腿快转不动了。”
“谁给你添乱了?”莫小把包袱往案子上一放,掏出几张皱巴巴的纸,“给你带好东西来了。我昨儿个研究的新方子,你瞧瞧这个——海苔肉松馅,咸口的,保准年轻人爱吃!还有这个,把咱本地的山楂捣成泥,混着豆沙,酸溜溜的解腻,老年人指定稀罕。”
莫三米师傅眯着眼瞅方子,手指点着纸面:“海苔?那玩意儿腥气不啦?山楂混豆沙,酸得倒牙咋办?”
“你试试不就知道了!”莫小抢过他手里的擀面杖,“我带了现成的海苔碎,你先和点面,咱做两个试吃的。对了,少放糖,现在人不爱吃太甜的,就跟你那倔脾气似的,得带点劲儿才够味。”
旁边打下手的徒弟们偷偷笑,莫三米师傅瞪了他们一眼,又转向莫小:“就你主意多。上个月让你尝的莲蓉馅,你非说加桂花碎更好,结果客人追着问是谁改的方子——”
“那是我有眼光!”莫小踮脚够架子上的蒸笼,“快点快点,我还得赶回去给我哥送月饼。”她忽然卡壳,挠了挠头:“反正你赶紧弄,弄好了我先拿两个走,让我哥当小白鼠!先试试!”
莫三米师傅无奈地摇着头和面,莫小在旁边手舞足蹈地比划:“海苔要切得碎碎的,跟肉松拌的时候加点香油,香得能把隔壁包子铺的狗引来!山楂得去籽,不然硌牙,就像我哥上次吃枣糕,硌着牙床子,疼了三天还嘴硬说没事……”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案板上,面粉像碎金子似的飘在光里。莫三米师傅的徒弟喜欢桂花味的东西,鬼鬼祟祟地将一把桂花偷偷撒进面团里,这一幕恰巧被莫小瞧见,但他并未声张,只是默默地从自己的包袱里摸出一个油纸包,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到徒弟面前,将油纸包塞进徒弟的手中,并轻声说道:“这是我娘腌制的糖蒜,就着馒头吃,那味道,简直绝了。”
‘惠民楼’外的幌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晃着,仿佛在向路人招手。楼里飘散出的阵阵面香,与莫小的絮絮叨叨交织在一起,使得原本就热闹的氛围更添了几分温馨。
莫三米师傅正专心地捏着海苔肉松馅,突然,他心中涌起一种奇妙的感觉,仿佛每年的中秋节都因为这些小小的新鲜点子而变得格外不同。
新推出的几种月饼确实很受欢迎,客人们对它们赞不绝口,纷纷表示非常喜欢。眼看着中秋佳节即将来临,而中秋宫宴也即将在皇城里的一处行宫举行。
这座所谓的行宫,其实不过是比普通府宅稍大一些的雅致院子,四周环绕着青瓦白墙,院里还栽种着几棵古老的桂树。有趣的是,这座行宫距离街口的‘惠民楼’仅有半盏茶的路程。
皇帝体恤官员们来回赶路辛苦,特意让人把‘惠民楼’办宴席的管事伙计们调过来,锅碗瓢盆、桌椅板凳一并挪了过来,省得两边来回折腾。
傍晚时分,‘惠民楼’帮工伙计们就提前支起了临时灶台,袅袅炊烟混着桂花甜丝丝的香气,在院子里绕来绕去。
月亮刚爬上天际,像个擦得锃亮的银盘子挂在墨蓝色的天上,清辉洒下来,把整个露台都镀上了层白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