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伊斯坦堡的瞬息与永恒
银光熠熠的欧冠奖杯矗立在球场边,上面已经系上了代表切尔西的深蓝色丝带,马尔蒂尼从奖杯旁经过,没有再看它一眼。
卡卡跪在草皮上,泪水模糊了视线。
两年前的那个夏天,当他从圣保罗来到米兰时,所有人都期待著这位巴西天才的精彩表现。
在红黑军团,他得到了无数球迷的喜爱。
这支象征著荣耀的俱乐部,却已在连续两个赛季与冠军失之交臂。
克雷斯波带著满腹的不甘站在场边。
他在这场决赛中倾尽所有,每一个跑动、每一次射门都像是在向切尔西、向阿布和穆里尼奥证明著什么。
可2—5的比分无情地宣告,他的挣扎终究徒劳。
虽然他仍属于切尔西球员,但斯坦福桥的更衣室早已没有他的位置。
他渴望留在米兰,渴望继续身披红黑战袍。
可所有人都知道,米兰正在追逐那个巴西天才。
这场惨败之后,米兰的重建势在必行,而克雷斯波的名字,显然不在球队未来的蓝图里。
他茫然地望向球场。
29岁的年纪,却连下赛季会在哪里踢球都不知道。
斯塔姆、内斯塔、加图索、皮尔洛、迪达......他们低著头快步走向球员通道。虽然按照流程还要领取亚军奖牌,但此刻没有人愿意在场上多停留一秒。
皮尔洛缓缓穿过半个球场,目光落在那个年轻人身上—罗伊,年仅二十岁却已站在欧洲之巅的天之骄子。
两个赛季,两个三冠王,从摩纳哥到切尔西,这个黑发被汗水浸湿的高大身影正轻松地与切赫交谈。
看著他结实的身躯和年轻的面庞,皮尔洛突然感到一阵压抑,这样的天才与自己不属于同一支球队,光是想到这点就令人室息。
「享受这一刻吧,罗伊。未来还有更多荣耀等著你去征服......只是希望下次别在我们身上拿冠军了。」
罗伊轻松地对皮尔洛说:「你们今晚踢得很好...但我也踢得很好,我从未像今天一样发挥出色过,这是我踢球以来最强的一场比赛。」
皮尔洛怔住了片刻,嘴角泛起一丝无奈的苦笑。
「难道还要我谢谢你不成?」
他在心里默念著,却终究没有说出口。
两人沉默地对视了几秒,最终只是默契地脱下球衣,完成了交换。
阿塔图尔克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切尔西球迷陷入了疯狂,一个球迷在面对《天空体育》采访时几近疯狂:「我无法相信这是真的!切尔西!欧冠冠军!罗伊!操他妈的罗伊!帽子戏法!助攻!一个人干翻米兰!他说要为伦敦带回欧冠...这个疯子...这个该死的天才他真做到了!冠军!是我们切尔西!不是他妈阿森纳不是热刺不是西汉姆联不是富勒姆!是我们!斯坦福桥的蓝色!欧冠奖杯要刻上Chelsea了!你们看见了吗?!我们他妈的是欧洲之王!罗伊!上帝啊!他才二十岁!二十岁就在决赛打进三个!伦敦是我们的了!整个欧洲都是我们的了!」
看台上,蓝色的旗帜在挥舞,球迷们相拥而泣。
有人掐著自己的手臂,喃喃重复著:「我们是欧冠冠军...我们是欧冠冠军.
」
这声音起初只是零星几点,很快便汇聚成震耳欲聋的声浪,在伊斯坦堡的夜空下回荡。
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后,这一刻都将在切尔西的历史中被永远铭记。
球场上的球员,兰帕德、德罗巴、蒂亚戈—门德斯、马克莱莱、德塞利、特里、卡瓦略乃至切赫,乃至替补席上的达夫、胡特、乔—科尔但等所有球员全部涌入球场,一些球迷也翻越场边涌入,媒体疯狂地试图采访每一个可以采访到的球员...所有人都陷入前所未有的喜悦之中。
穆里尼奥站在场边,双手插在西裤口袋里,阿塔图尔克的夜风掀起他早生的几丝白发,此刻他尝到的不是预想中君临欧洲的甘美,而是某种钝重的、近乎疲惫的释然。
「晚了一年...」他对著草皮自语。
他没有在他最想、最应该夺冠的时候拿下那该死的冠军。
这本该是去年就该到手的荣耀。
那时他状态更好、更锋芒毕露,那座奖杯能堵住所有质疑者的嘴。
现在虽仍是冠军,却像过了最佳饮用期的红酒,滋味还在,却少了最让人颤栗的那分烈性。
罗伊说得对,所有的冠军也只是冠军。
领奖台上镀金的浮雕不会记载你是在巅峰时期登顶,还是侥幸取胜。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有些胜利带著宿命般的圆满,而有些,比如今晚,更像是对遗憾的补偿。
而阿布拉莫维奇在比赛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就来到了球场上,事实上他在比赛结束前就离开包厢,在伤停补时时间他在通道里等候,像是一个等待上场的拳击手一样跃跃欲试,在后台焦躁地等待著属于自己的金腰带时刻。
当终场哨刺破伊斯坦堡的夜空,这个俄罗斯人几乎是飞奔著冲进球场。
他甚至拨开了欧足联的礼仪官员,在特里和兰帕德还沉浸在跪地庆祝的狂喜中时,已经用颤抖的双手紧紧攥住了大耳朵杯的底座。
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就像是握住传国玉玺的袁术。
这个俄罗斯寡头站在伊斯坦堡阿塔图尔克球场的镁光灯下,看著自己用2.3
亿英镑堆砌的足球帝国终于加冕为王。
从2003年7月1日收购俱乐部到2005年5月25日夺冠,正好658天。
「嘿,布朗...我的好兄弟!」
罗伊在熙攘的庆祝人群中穿行,四周挤满了名流、记者、球员家属和幸运的球迷。
米兰球迷早已如退潮般散去,只剩下零星几个红黑军团的支持者,还固执地站在看台上,等待目睹自己的球队领取亚军奖牌。
就在这时,罗伊的目光锁定了那个高大的身影,勒布朗—詹姆斯,一身切尔西球衣,正站在场边微笑。
罗伊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狠狠拥抱了他,尽管詹姆斯比他高大许多,但罗伊仍使劲拍了拍他的后背,像是久别重逢的兄弟。
在与ESPN的短暂交流中,罗伊面带微笑地称赞了詹姆斯:「布朗是个不可思议的运动员,真的。他的天赋...老天,那简直像是被上帝偏爱的杰作。未来是他的,毫无疑问。当然,他还需要再成长几年。」
几位好莱坞明星走过来加入交谈,气氛轻松愉快。
詹姆斯笑著与他们寒暄,感受到罗伊话语中的真诚。
然而,当罗伊突然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出那句「布朗...这就是夺冠的感觉,你也会做到的」时,詹姆斯的笑容微微僵住。
这句话看似鼓励,却隐约带著一种居高临下的意味。
我当然能做到...但为什么是你来说。
还有...我到底什么时候能做到。
以及...我在哪里可以做到。
谢丽尔穿过庆祝的人群,来到罗伊面前。
她刚张开双臂,罗伊便一把揽住她纤细的腰肢,将她整个人抱离地面。
谢丽尔笑著搂住他的脖子,忘情地在他脸颊上落下一吻。
周围闪烁的闪光灯瞬间变得更加密集,记者们争先恐后地记录下这一画面,欧冠之王与英格兰玫瑰的胜利之吻,注定将成为明天各大报纸的头版。
罗伊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景胜利、拥抱、亲吻、闪光灯,一切都像设定好的剧本。
法甲夺冠时那个荷兰女孩的轻笑,欧冠捧杯夜法国女孩的红唇,如今谢丽尔落在他脸颊上的吻,不过是不同场合下的相同桥段。
每一次庆祝都仿佛在重复上一次的流程,甚至连媒体的喧器、观众的欢呼都变得如此熟悉,熟悉到近乎麻木。
他赢得了无数奖杯,却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最初那份纯粹的兴奋。
当荣耀成为习惯,当感情沦为胜利的装饰,就连最辉煌的时刻也难免透出一丝难以言说的空虚。
这或许就是天才的代价:在征服一个又一个巅峰的同时,那些曾让他热血沸腾的瞬间,如今只剩下机械般的熟练与索然。
当米兰球员一个个从领奖台上离开后,切尔西全队站在领奖台上,蓝色彩带像暴雨一样从天空倾泻而下。
虽然罗伊已经是球队真正的核心和领袖,但按照传统,老队长德塞利还是作为代表举起了欧冠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