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百亿期权引连锁反应,张扬再会杨兴平(1 / 2)

“先生你好,有咩可以帮到你?”

港岛金融管理局。

交易资料库登记窗口。

女工作人员翟佳诗说着一口流利的港式粤语,她没有抬头,而是在整理桌上的文件。

“我们来登记《场外短期虚值期权合约》,应该是这个窗口的对吗?”廖国沛开口询问。

听见是场外期权,翟佳诗诧异地抬起头,打量了一眼廖国沛,又看向旁边的林广昌。

外貌普通,大众脸,完全看不出一丝富人模样。

然而能谈场外期权的,净资产起码在500万港元。

虽说500万在港岛只能算中产,但能越过500万门槛和机构谈场外投资的,身家基本都在千万。

最关键的是,廖国沛的粤语口音不是港岛口音,内地来的投资客,一般只有“巨富”这个选项。

“对,合约资料交给我。”

“给你。”

廖国沛递交资料的同时,又问道:“需要身份证件吗?”

“是要核实的。”翟佳诗点头。

闻言,廖国沛和林广昌都递上自己的来港证件。

翟佳诗接过证件,身份信息都和《期权合约》对得上,然而当她看见期权金额。

“10万张,1000股,价值11.68亿港元,天啊!!!”

“摩根士丹利!”

“这份也是!”

“是和花旗银行签的!”

“这份还是11.68亿!”

“这这这……”

“近百亿的期权……”

翟佳诗手有点抖了。

她想过廖国沛和林广昌是内地富豪,但没想到这么富,不仅和外资的花旗银行、瑞银、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签了《短期虚值期权合约》,还和港岛本土券商机构的大福证券、新鸿基金融签了合约。

这是想干嘛?

收到了什么消息?

“咕噜——”

翟佳诗暗自咽了口唾沫,她不知道未来一个月华国联通会经历什么,但大概率存在暗雷要爆,不然廖国沛和林广昌不可能大笔开看跌的短期期权合约。

虽说内心无比震撼,但她还是强压有些颤抖的手,把相关合约内容输入到港岛金融管理局的电脑,并上传到网络进行备案。

根据《证券及期货(场外衍生工具交易──汇报及备存纪录责任)规则》(第571AL章),交易双方需在交易执行后两个工作日内向港岛金融管理局指定的交易资料库报送交易细节,包括合约条款、名义本金、交易对手方等。

这一义务适用于所有场外衍生品交易,无论是否为标准化合约,履行告知义务后,可以不选择通过CCP结算。

在廖国沛和林广昌登记合约时,张扬也接到了鲍星纬的电话,对此他并没有感到意外。

“喂鲍老。”

“去港岛了?”

鲍星纬直入主题。

能直接点名港岛,很显然,对方是带着答案问问题。

“嗯,在港岛。”

“怎么突然去港岛?”

“做空华国联通。”

“……”

如此干脆的回答,让鲍星纬旁边的程宏发呆愣住。

在鲍星纬拨打这通电话前,他想过一万种张扬狡辩的理由,而他也想了一万种拆穿的办法。

可现在呢?

真诚才是必杀技???

“难不成我错怪张扬了,他没有偷偷把钱转走?”

程宏发心中低语。

不仅是程宏发,鲍星纬同样停顿了一下,他完全没料到张扬会承认得如此爽快。

虽说鲍星纬年仅百岁,但他思维并不呆滞,短暂迟疑过后,他又问道:“你得到了什么消息?”

“我并没有任何内幕消息,只是通过软件配套推测出国行iPhone 3GS会水土不服,就像是深山里的豪宅,住个把星期还行,真要长期生活,还不如中心地段的鸽子笼,因为哪哪都不方便。”张扬说出自己的推测。

“也就是说,你仅凭自己对国行iPhone 3GS后续销量的判断,就敢前往港岛几亿几亿的押注?”

鲍星纬略微浑浊的瞳孔闪过抹诧异,这简直太疯狂,太自信,太过于雷厉风行了!

他本以为张扬是结识了什么大佬,知晓了华国联通的内幕消息,没想到仅凭自己推断,就敢前往港岛押注做空,数额之大,还惊动了两地金融管理局。

疯狂吗?

非常疯狂!!

这种果断和执行力,以及自信到自负的投资者,鲍星纬想到了投机之王——杰西·利弗莫尔。

别看杰西·利弗莫尔晚年穷困潦倒,但在1929年美国大萧条期间,他精准预判股市崩盘,通过做空道琼斯指数狂赚1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50亿美元,成为华尔街史上最著名的大空头,连鲍星纬都对他极其崇拜,研究过他的交易策略。

“是的。”

张扬给予肯定回复。

国行iPhone 3GS现在卖得好,纯粹是用户“尝鲜”所致,要不了多久就会原形毕露。

快速消化信息后,鲍星纬又想到了什么,问道:“内地有和机构开做空合约吗?”

“有。”

张扬依旧如实回答。

鲍星纬:“……”

程宏发:“……”

他们没想到,张扬居然玩这么大,不仅内地和机构签订协议,还去港岛做空华国联通。

在迟疑了一会后,鲍星纬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道:“如果你赢了,你如何分配这笔钱?”

张扬:“我会用于拍卖。”

“拍卖”二字一出,程宏发心里泛起嘀咕道:“好家伙,这小子真是演都不演了。”

旧邮票为什么值钱?

名人字画为什么值钱?

古董为什么值钱?

文化价值是一部分,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通过拍卖会,完成利益的输送和金钱的转移。

“什么拍卖?”鲍星纬打破砂锅问到底。

张扬:“证券牌照。”

“你是要竞拍雪域的那块证券销售牌照?”鲍星纬恍然大悟的同时,又连忙追问。

“没错,雪域证券年年亏损,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也正是这个原因,上面才想着把这块证券牌照交给互联网公司来运营。”

张扬把心中想法说出。

雪域地广人稀,用手机的人都不多,更别提用互联网了。

虽说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往雪域旅游,但游客基本不会说顺带办个证券账户。

因为没有多少增量客户,雪域证券一直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根本没钱完善经营体系,把营业部开到内地去了。

也正因为雪域证券业绩不行,连它自己都想把自己卖了,再加上现如今互联网金融崛起,上面也是有意推动这块证券牌照易主。

由于采用竞拍形式下放,财研网最大的竞争对手已经不是东方财富和同花顺,而是企鹅财经、新浪财经和网易财经。

谁也不知道,企鹅、新浪和网易会不会调集资金,抢下这唯一的一块证券牌照。

张扬也仔细斟酌过,他可以拉拢的资本有阿里、百度、宏悦集团等,但这些资本都不会平白无故帮自己,它们大概率要抽成,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张扬并不想让它们进来分羹。

“清楚了,到时候来燕京,给我电话。”鲍星纬像是揭开了心结,语气也轻松了不少。

虽说张扬是他最看好的潜力股,甚至当初公开唱空A股,不惜降低身价都要保他,可如果触碰那条红线,鲍星纬会毫不犹豫地站在国家利益这边。

内部打打闹闹无所谓,涉及到外资就得慎重与抉择!

“好的鲍老,对了,要不要给您带点跌打药酒?这是港岛特产。”张扬内心也松了口气,他早就料到瞒不住鲍星纬,但由于清楚红线在哪,他并没有越界。

说白了就是,身正不怕影子斜,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快速成为资本。

“有心了,我这边药酒挺多的,也用不完。”鲍星纬婉拒。

张扬:“那好吧,等证券牌照拍卖日期确定,我再拜访鲍老您。”

现在金融圈内都知道,上面要放开基金牌照的申请,并且会将在近期拍卖雪域证券,具体什么时间,还暂不知晓。

见张扬在磨刀,鲍星纬也是开小灶道:“最晚不会超过12月份,多多准备,这可能是唯一的一块证券牌照。”

雪域证券是经营不下去,才有意售出自己,上面可没有说新增一块新的证券销售牌照,这其实就能窥探一丝态度。

基金牌照可以放开,但证券牌照还是得谨慎对待。

“感谢鲍老,记下了。”

张扬心中一喜。

最晚不会超过12月份,那还有2个月的准备时间,努努力,凑个50亿出来应该不是问题。

“忙你的吧。”

“那回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