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转型(2 / 2)

“一盘糖醋里脊还能想那么多,那要是给你一碗红烧肉呢?”

长缨笑了起来,“红烧肉好吃啊,肥瘦相间最好吃,不过我喜欢吃瘦肉,但肥肉也有吃头嘛,丢了可惜,可以给其他人?再不济我吃肉给人留点肉汤呢?”

在做阅读理解这件事上,长缨一直都很努力,要是现在写高考作文,她绝对能拿满分。

“你这张嘴啊,不知道谁能制得住你。”

长缨笑了笑,“您就别跟我卖关子了,咱们实诚点呗。”

她有些没大没小,不过都这时候了有何必穷讲究呢。

“其实他们找你麻烦,不外乎是你做到了他们没做到,所以这些指责也都是问题,既然发现了问题,那下一步就是解决问题。总不能问题丢在那里不解决,去解决人吧?”代建平看着远处。

“让他们这些按部就班的人跳出原有的思路去解决问题其实多少有些为难人,不然今天也不会一个个找你发难了,所以你这个省会城市不止需要搞好自己的经济发展建设,还要带动其他地级市,一起发展起来才算真的发展了。”

这话长缨听了到时不觉得意外,再怎么说代建平都是省里的领导,看问题自然要长远些。

何况她也是省委的一员,理论上也该全方面的来考虑才是。

“我也知道你这些年工作先先后后的调动换了好几处,我估摸着再调动去外地的可能性不太大,将来真要是入主省委,你要考虑的可不是金城一个城市的发展,所以趁着现在能帮扶一把是一把,这对你将来也有好处。”

代建平想起了她当年管理那些知青,“你的那些知青小伙伴们就算成为中流砥柱也得需要个十几二三十年,这些老东西他们可是现成的一把手二把手。你不想搞山头拉帮结伙的心思我也明白,不过团结同志一起奋斗也是咱们的手段嘛。”

长缨没想到领导这话说的这般直白。

她恍惚了一下,“我还年轻,一时半会儿上不去。”

代建平愣了下,这才想起这个年轻的手下今年还没三十岁。

是啊,一时半会儿是上不去。

怎么可能上得去呢。

不到四十岁成为省级干部,这未免太耸人听闻了些。

但这种事情,却也不是没有过。

“长缨啊,有些事□□在人为,你是有能力的人,就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我是支持你工作的,把金城搞好些,有余力就帮扶帮扶其他城市,给自己积攒点政治资本不丢人。”

“咱们的那些开国领袖们,不也有年纪轻轻就成了将军的吗?战时出元帅出将军,现在是太平时候需要的则是你们这种能干事的人,倒也不用妄自菲薄。你说自己上去这一步难,可是你放眼全国看看,又有那个省会城市的一把手是年纪轻轻的女同志?”

三十岁不到的傅长缨能当市委.书记,四十岁不到的傅长缨怎么就不能当省里的领导呢?

不要给自己设限,做人不可过于骄傲,但有时候自信点也没什么关系。

长缨看着语重心长的领导,“你就不怕我回头联络其他人,把您给搞下去吗?”

她这话说的有些大胆,不过却也不后悔。

毕竟开诚布公是双向的。

代建平被这话逗乐了,“我这工作几十年不至于连这点眼光都没有,真要是看错了那我认栽还不成?”

他笑着拍了拍长缨的肩膀,“能力大责任重,你还年轻就辛苦些。”

……

常委扩大会议第二个会议日,各地级市领导瞧到一早来到的傅长缨就有些头疼。

一群常委中,就两个女同志,省妇联的杜冬梅没什么实权,会上也不怎么发言。

然而傅长缨一个人赶得上千军万马。

这会儿还在那里跟秦国昌闲聊,也不知道说什么呢两个人似乎谈的还挺开心。

“那就这么定了,我们那边倒是有几个矿场还不错,回头省城要是有什么需要可以跟我们那边谈嘛。”

长缨笑了起来,“好啊,等到时候一起去看看,我这边几个厂长整天找我的事,我也头疼他们。”

秦国昌羡慕不已,“这是幸福的烦恼。”

他觉得自己今晚先不走,去老周家再探探底。

多了解些总没错,真要是跟省城这边合作了,昌平市那边也好发展嘛。

内地城市想要发展起来实在是太难了,他想破头皮也没什么好法子,眼下这机会决不能错过。

两人正说着,省里的领导陆续到场,会议再度开始。

显然代建平已经跟张德光透过底,今年的工作计划安排让长缨起头做汇报。

长缨倒也没墨迹,抽出手底的文件张口就来,“我们市委之前讨论过,今年的工作主要从农业生产农村搞集体产业经济、工业生产工厂企业提升产能这两个大的方向着手,除此之外就是涉及到教育、医疗卫生以及全民体育运动健康这些细枝末节。”

这些内容都是在市委会议上讨论过的,只不过稍加改变就能变成一篇工作汇报。

秦国昌飞速的记录着长缨汇报的内容,听到要紧处还在上面画了个五角星。

“工业方面的话,市里国有工厂可能涉及到转型,这方面我已经和金城大学还有西工那边联系好,想要加强产学研联系,加强实验产出效能,这个转型可能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目前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具体实施可能还需要时间。”

有人打断长缨的话,“这个转型怎么转?”

“哦,目前计划是引入计算机将传统机床更新换代为数控机床,这个更新换代周期略长,还需要学校配合……”

她的解释让一圈人发懵,现在各地级市都还头疼着就业问题呢,你就要搞数控机床,不怕到时候工人没岗位,引发社会矛盾?

“这个倒不用担心,有了数控机床那就势必需要会这方面的人,咱们的工人也可以再培训嘛。当然这就涉及到我们未来具体的工作计划,我暂时不做详细解释。”

她继续说起了其他工作内容。

农业、工业是基石。

教育、医疗卫生和体育运动则是保障。

长缨做完汇报已经是二十分钟后的事情。

张德光看了眼会议室里的其他地级市领导,就知道会出现这种情况。

如何安排傅长缨的工作汇报是个麻烦事,安排在前面不免打击大家的工作热情。

安排在后面又起不到最佳效果。

他慎重思考一番还是安排在前面,毕竟这样才能暴露出地方工作的问题。

有问题就解决,总比藏着掖着的好。

“行了,咱们接着来。”张德光点名,其他地市领导发言。

秦国昌瞧着正在作报告的人,目光又落在了长缨身上。

她正在那里埋头做记录,时不时还会擡起头来看一眼斜对面,显然记录的内容和正在作报告的老李有关。

她还需要再参考别家的工作汇报?

他是真不了解傅长缨。

等散会后得拎着两瓶酒找老周好好问问才是。

张德光也瞧到长缨正在那奋笔疾书,“你写得都是什么?”

长缨笑了下,“没什么,听老李的报告我觉得我这报告还能再精简些,在想着回头怎么改动下。”

众人:“……”

不怼人了,还跟老李学习,这还是傅长缨吗?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啦

嘤没三更了,明天见。

长缨52年国庆节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