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流言(1 / 2)

长缨对研究所格外执着。

这让娄越有些奇怪, 之前也没见她这么上心。

“实话实说,没关系。”

娄越去西南那边,在脸上留下了一道浅浅的疤痕, 可能再过段时间就会消失不见。

她轻轻摩挲着,“我打听研究所是另一回事, 只是今天跟我哥说起了日后可能会裁军,他好像没想那么多。但是我觉得多考虑下总没错。”

研究所的问题在于钱,如何挣钱有千万种办法。

但把这钱过了明路又不引起猜疑, 这法子就得好好想想了。

时间还有的是,长缨倒是不着急。

讨论裁军的事情则是因为这和娄越有关系。

他现在多少也算是个高级指战员,裁军不见得会把他裁掉,但是他的战友呢?

傅哥的战友呢, 那些曾经素未谋面却借钱给傅长城给她帮忙的战士们,或许就是被裁减的一员。

她总得尽自己的一份心才是。

“其实裁军所带来的问题无非是因为工作岗位不够引发的, 如果创造出足够多的就业岗位,这个问题倒也不是不能解决。”

长缨嘀咕起来, “你们驻地这边裁军一人可能是一个家庭六七口子人的事情,一百人就可能涉及上千人,如果是一百万人那就是一百万个家庭。”

这个数据放在八亿人口面前也不是什么小数字。

“我解决不了一百万人的就业, 不过几千个应该还没问题的。”她说着迎上娄越的目光, “你这么看我做什么?”

“傅主任这般救我于危难之间,我在考虑要不要以身相许。”

长缨看着这厚颜无耻之徒, “我在跟你说正事。”

娄越连忙把人给抓住捞了回来,“我错了, 别生气。”

“你道歉倒是快。”真是能屈能伸啊, 她都做不到。

娄越看她并没有生气也松了口气,“你还没跟我说研究所的事情。”

长缨倒也没隐瞒, “我只是觉得如果真要裁军的话,那就意味着我们的财政不算多好,不然养着这些兵又有什么问题呢?那届时军区研究所真的能得到更多的研究资金吗?万一哪天来了个政策要咱们自给自足怎么办?”

她试图用自己的角度来诠释这一问题,“娄越,我也不是在捕风捉影,只是和美国建交后我们一直都试图在与国际接轨,很多事情都要走国际标准。别说那些依赖于出口兑换外汇的产品,国外那些厂家明明想要我们的生产线,却还提出一堆要求要我们按照他们的标准来制造,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标准有多高,而是一种纯粹的傲慢。”

是发达国家对贫穷落后国家的蔑视,仿佛与你做生意已然纡尊降贵。

“明明是平等的合作为什么非要搞成这个样子呢?”长缨很清楚缘由,她相信娄越也知道,“就这些无理的要求甚至险些被满足,我不知道现在的平川市如何,但是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可真是对的扎心。”

长缨当时自然不同意,她哪怕是不做这生意也不会屈从于那些无礼的要求。

当时她是极为强势的一把手,她不同意市里也不好说什么。

而那只是时代下的一个缩影罢了。

“要求与国际接轨的并不止我们的生产线我们的产品,甚至连我们的思想都可能要求被与国外接轨。”

长缨看到娄越越发凝重的神色,她声音都轻了许多,“我们的计划经济很快就会成为过去时,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我怕到时候政策也会发生变化。如果国家真的不再支持军工研究所,那他们该怎么活下去?”

这个问题,娄越远没有长缨考虑的长远,他的远见卓识也不见得能解决问题,只是给自己平添苦恼罢了。

如今长缨却是把问题摆到台面上来,这让娄越不得不认真审视这个问题。

“其实我刚才又想了下,研究所也能创造工作岗位,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压缩饼干吧?如果研究所和我们金城市合作,一起做这个军用食品厂呢?工厂总能提供一些工作岗位对吧?而且能做的也不止压缩饼干啊,还可以做牛肉罐头午餐肉罐头什么的,咱们这边不与苏联接壤,但是想要做交易总是可以的,实在不行也能陆路运输到港口再出口。”

“不要觉得这些东西上不了台面,但这些是消耗品,美国十分喜欢当世界警察,在各国都有驻军,总喜欢挑事,咱们就挣美国大兵的钱来发展国防军工,我知道你的有些战友可能就是死在美式装备下,但人得向前看,你说对不对?”

娄越见惯了长缨的强势,如今这般低声细语的商量还是第一次,这让他意识到,她把自己放到了心里,在担心他不能接受这么一个事实。

或许她在给人做工作时都是这样。

自己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可他又想起那句话,她可不会这样对徐立川。

有些事情到底是不一样的。

娄越轻轻抓住她的手,“你说的很对,人得往前看。”

过去固然让人愤怒,但从1840年以来有太多的愤怒了,又哪能沉浸于愤怒之中而忘记最该做的是什么呢。

长缨其实比他们任何人都清醒,在还没出现征兆前已然洞察了一切。

手心叠放着纤细柔软的手,有微微的茧,可能是早些年下乡干活时留下的,也可能是拿多了纸笔文件留下的印记。

娄越轻轻摩挲了下,“你有目标吗?在工作上。”

人生,理想与目标。

家庭,工作与奋斗。

这些词纠缠在一起,却又注定了不休不止。

“短期的目标有很多,想要把制糖厂规模化,这样能够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收入,把金城的教育抓起来,其他工业建设也再夯实一下,能够让研究所和我们的合作落实下来,还有进入省委的领导班子。”

长缨在他面前没掩饰自己的野心,“不能笑话我,我现在还没进省委班子。”

“那是他们有眼无珠。”

虽知道这是安慰人的话,但长缨还是觉得这话让人开心,“就是,一群老糊涂虫没眼光,我早晚会进入省常委。”

她给自己一年半的时间,明年第三季度前势必要进入省里。

“至于更长远的目标,有啊,我现在工作最高职务也才是省城的代理一把手,再往上还有省里的一把手,而作为省一把手,最大的目标就是进入中央,你看梁书记是省里的一把手又怎么样,他现在连个部级干部都不是,部级上面还有副国呢。”

长缨声音十分坚定,“我想再往上走走。”

曾经的傅长缨没有想过,她只觉得能把扶贫工作做好就行了,这辈子她能当县长都不错。

然而现在的傅长缨梦想远大,她想再往上走走,因为越是往上自己的权限越大,能做的事情就越多。

她想试试看,失败了也没什么要紧的,毕竟她还年轻嘛。

“我从没跟人说过这话,你不能笑话我。”

她知道自己跟其他人说这话,只怕会被笑话,笑她痴心妄想,笑她异想天开。

全国上下那么多省份,单是这样的省城一把手都多少,能升上去的又有多少?她一个女同志这么年轻,凭什么能成为封疆大吏?

不是痴人说梦是什么。

但娄越不能这么想!

“没有,怎么会呢?”她那么坦诚,把自己心底的小秘密都告诉了他,他又怎么会不知好歹?

“我们傅主任肯定能如愿。”

“那真这样的话,娄团长你将来岂不是要成为我背后的男人?”

成为傅长缨背后的男人。

娄越笑了起来,“嗯,成为傅主任的男人。”

长缨:“……娄团长,断章取义要不得。”

娄越振振有词,“我说错了吗?”

倒也没错,但长缨拒不承认,“我发现你现在胆子肥了,都在开我的玩笑。”

“那也是傅主任你给我的勇气。”

娄越的得寸进尺可不是她默认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