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6(2 / 2)

沈傲旁若无人,牵着周若,到临桌坐下,只留下那自恃甚高的蔡伦楞楞地站在原地,等回过神,蔡伦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冷色;转身回过头去,便看到几个随来的同窗正望着他笑。

这个笑在蔡伦眼中不啻于火上浇油,蔡伦脸色得更冷了,那娇揉造作地姿态再也装不出,心里冷笑着想道:“好一个沈傲,好,好极了总有教你吃苦头的时候。”

回到同伴那里去,他又尽量作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手上的纸扇随意摇着,却抿嘴不语。

几个监生见他脸色不好,再不敢笑了,气氛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沈傲和周若坐在远处,周若的手心传来的余温很舒服,缓和和的,让沈傲不舍得放开,可是周若却再也忍不住了,低声道:“表哥,放开我的手好吗”

声音很小,只有沈傲能听见;语气中隐含着羞急,又带着祈求,完全不像是既骄傲又睿智的周若。

沈傲心软,悄悄地放开周若的手,周若半趴在桌上,脸上染着一层红晕,抿着嘴不说话,一双眼睛水汪汪的,仿佛下一刻,那团在眼眶中打着转的泪珠儿就要顺着脸颊滑落下来。

沈傲故意地虎着脸道:“表妹,我要好好的教训你几句了,人家蔡公子好心好意向你讨教,你怎么能对他爱理不理,女孩儿家,要懂礼貌知道吗若是换了我”沈傲顿了一句,继续道:“对蔡伦这种混账,至少也要踹他两脚再走不迟。”

这一句话顿时将周若逗笑了,只是这笑容一瞬即逝,周若想起刚才的事又变得气恼起来。

沈傲太坏了,每一次惹到人家,事后总是这样;他才是真正的混账呢,欺负了春儿,又来欺负我。早知早知今日就不该来寻他。

想到这个,周若脸上更加红润了,也不知是怎么了,这几日总是魂不守舍的,看到母亲,便想起沈傲在母亲面前乖巧的样子;见到陆公子,又想起他在陆公子面前装神弄鬼的模样;他仿佛有千变万化的能力一样,总是能把所有人都哄得团团转。

这时有小厮送来了茶点,沈傲为周若斟了一杯茶,送至周若跟前,直直地看着她,道:“表妹,有什么女孩儿的心事,能不能先陪我喝了这杯茶再说”

周若回过神,看到沈傲笑吟吟地望着自己,他的笑容也变得不是那么令人讨厌了,眉头因为窗外刺眼的光线而微微皱起,却无碍那张轮廓深邃的脸散发出逼人的英气;只是那一笑,让英气顿时散了,化出了许多的温柔。

“嗯。”周若颌首点头,连忙接过茶盅,轻轻地喝了一口,脑子里却还是乱极了,只是拼命地喝茶来掩饰心中的慌乱。

正文 第九十一章:挑战

周若的心事很复杂,有一搭没一搭的与沈傲闲聊,沈傲说一句,她答一句,很尴尬。

另一边的蔡伦虽然又开始谈笑风生,那一双眼睛却时不时往这边看来。

蔡伦瞧见周若那又羞又窘的样子,如画微蹙的柳眉,水汪汪的美眸,轻轻抿起的薄唇,顿时又是心猿意马。

蔡公子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是心痒难耐。再看沈傲摇着扇子与周若笑呵呵的样子,那眼眸中流露出一丝怨毒。

这个沈傲,在国子监风头压过了蔡伦,在周小姐面前,也让蔡伦大失颜面。对于蔡伦这样的世家公子,这几乎已是奇耻大辱了。

突然,山房外传出一阵吵闹声,几个伙计立即出去看,等到回来时,吴三儿也从后头的茶房过来,张口问:“怎么了”他朝沈傲瞥了一眼,见沈傲无动于衷的模样,心知沈大哥是要避嫌,所以这件事得他去处理。

邃雅山房开业以来,是没有人闹事的,毕竟这里的顾客大多是读书人,有辱斯文的事怎么做的出吴三儿定了定神,终究现在见的世面多了,倒不至于惊慌失措,呵斥一声道:“有什么大不了的,随我出去看看。”

带着几个小厮出去,过了一会儿,却又带着两个人进来,当先这人穿着寻常的儒衫,摇着一柄纸扇,年纪三旬上下,面色白皙,保养的极好。后面那个面白无须,脸上表情颇有些古怪,小心翼翼的跟在儒衫中年的脚后跟,那背不自觉的弯着。

这两个人正是赵佶和杨戬,赵佶心中烦闷,便带着杨戬微服出来走动,又想起沈傲的那个邃雅山房题字,心中便想:“国子监的沈傲闹出这样的大事,此人到底是什么模样,这邃雅山房又和他有什么干系”有了这些疑问,便忍不住想来看看。

谁知到了邃雅山房,门人却将他拦住了。方才吴三儿出去,便是息事宁人。叫他对出一副对子来,赵佶心中暗暗奇怪,这世上哪里有刁难茶客的茶肆。对出了对子,吴三儿便领他进来,赵佶也是个高雅的人,一进这里,便觉得此地非同一般,仿佛连空气中都隐含着书香的气息。

他慢慢踱步,便看到茶室的左右墙壁上挂满了琳琅满目的行书挂画,顾不得喝茶,先驻足欣赏起书法来。

“咦,这是什么行书”在一帖行书之下,赵佶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眼前的行书笔走龙蛇,行似草书,却又不像。笔法和字形都精妙极了,可是赵佶见过的历代名家行书不计其数,却如何也想不到这个书法是哪个先贤的创造。

赵佶爱好书画是人尽皆知的事,此时看到一种从未有过的书法,顿时来了兴致,浑浑噩噩的观摩了许久,口里忍不住道:“此贴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融合历代书法精粹,只是不知这作书之人是谁竟是没有题跋,真是奇了。”

杨戬通晓赵佶的心意,低声道:“陛下,是不是叫人将这书贴带回宫里去”

赵佶摇头:“君子不夺人所好,这茶肆能挂上如此的行书,可见这里的茶客也是不俗,罢了。”

他突然来了兴致,整个人如痴如醉,忍不住朗声道:“来,给我上笔墨纸砚来。”

这一句话惹得许多茶客都望过来,忍不住想,此人真是放肆,这里是你家吗说拿笔墨就拿笔墨

杨戬应命,立即去寻吴三儿,吴三儿倒是不以为意,叫小厮搬来茶桌,放置在赵佶身下,笔墨纸砚也俱都来齐。

赵佶正要下笔,心中却一凛,想:“朕今日是微服出巡,若是用朕的字体,只怕会露出行藏。不过技痒难耐的很,总忍不住要和这书贴的作书人比一比,好,那就学他的书法,看一看朕能模仿几成。”

说着手腕一转,简单布局之后便开始泼墨起来。

赵佶模仿的正是沈傲的笔迹,而沈傲用的却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赵体行书。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赵佶亦算是书法大家,很快就融会贯通,一眼看出赵孟頫行书的精粹之处,等他落笔时,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