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多年的心得(一)(2 / 2)

读《西游记》,小时候只看到孙悟空降妖除魔的英勇,长大后才发现,那些看似慈悲为怀的神仙菩萨,也有着不为人知的 “坏”。

太上老君的坐骑私自下凡作恶,他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观音菩萨的金鱼精在通天河为非作歹,她也是等孙悟空找上门才慢悠悠出手;

甚至连如来佛祖,都要在降伏大鹏鸟时,默许其索要 “人事”。原来,神仙世界也并非一片净土,同样存在着徇私枉法、利益交换。

读《三国演义》,则能深刻体会到 “人心有多奸诈”。曹操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的自私;刘备 “摔阿斗” 的收买人心;

孙权在曹刘之间反复周旋的算计;诸葛亮 “空城计” 的险中求胜,背后都是对人心的精准拿捏与算计。

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无论是权倾朝野的诸侯,还是足智多谋的谋士,都在人性的博弈中挣扎,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就像书中所写,不论你权威有多高 —— 如董卓权倾朝野,最终却死于吕布的刀下;

不论你武功有多强 —— 如关羽 “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却败走麦城,命丧孙权之手;

不论你智囊有多寡 —— 如杨修聪慧过人,最终却因 “鸡肋” 只是被曹操所杀,最终都可能命丧于诡计多端、阴险小人之手。

这并非是命运的不公,而是人性的必然 ——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欲望、有算计、有利益冲突,而那些阴险小人,往往最擅长利用人性的弱点,达成自己的目的。

有人说 “人性不变,因果不虚,规律不假,人性就是数学公式,不管数字怎么变化,公式是永恒不变的”。

的确,从古至今,社会在变、科技在变、生活方式在变,但人性中的贪婪、自私、善良、真诚却从未改变。

就像数学公式一样,无论代入的数字如何不同,最终的运算逻辑始终如一 —— 你对别人真诚,或许能收获真心;

你算计别人,终有一天也会被别人算计;你坚守善良,或许会吃亏,但终会得到福报;你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终会付出代价。

“世界是有钱人的世界,也是无钱人的世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句话道破了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有钱人可以凭借资本掌控资源、制定规则,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无钱人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谋生,在规则的框架内生存。

劳心者,靠智慧、靠谋略、靠对人的研究,管理他人、掌控局面;劳力者,靠体力、靠技术、靠对事的专注,完成具体的工作、创造实际的价值。

二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共同构成了这个复杂而又有序的世界。

读懂这些道理,并非是要让人变得世故、冷漠,而是要让人在认清社会现实与人性规律后,依然能保持初心 —— 既要学会打磨自己的 “硬实力”,也要懂得经营人际关系;

既要看透世间的黑暗,也要坚守内心的善良;

既要接受社会的规则,也要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活出自己的精彩。

混迹职场多年,见过形形色色的人: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急于彰显自己的能力;

有人习惯咋咋呼呼,凡事都要争个先声夺人;也有人始终安静沉稳,看似不显眼,却总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惊人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