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国看着大家的反应,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抬手往下压了压,等大厅里安静下来,才接着说: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咱们就别光说不做,我们要分工合作,把这四件事落到实处。先说建设中原,这事急不得,得一步一步来,先从清理废墟、安置流民开始。
官府派专门的官员去中原各地考察,看看哪个地方破坏得轻一点,哪个地方幸存的百姓多,就先在这个地方进行建设,先制定详细的计划。然后给流民发粮食、发衣服,再帮他们盖简单的土坯房,等他们安顿下来了,再给他们发种子、发农具,让他们能种地,能自己养活自己。”
“再说说迁都的事,这事也急不得,得慢慢准备,不能一下子就搬过去。如今中原被破坏的太严重,已经没有一个完好的城市了。我们应该先派人去中原选合适的地方,比如汴京或者洛阳,汴京以前是首都,老百姓都熟悉。洛阳也是古都,地理位置好,四面都有屏障,地理位置安全。
选好地方后,先把基础设施建起来,比如修水泥路、挖水井、建粮仓,再慢慢修复宫殿和城里的房屋,等条件成熟了,基础设施好了,再把百姓迁过去,最后才是将首都迁过去,这样大家住得也舒服,办事也方便。”
“然后是发展海洋贸易和工商业,这事得成立专门的贸易部门,我看就叫‘市舶司’吧,专门负责组建远洋商队。先从沿海找些有经验的船商船工,成立造船厂,发展远洋贸易第一件事就是造大船。
等船队造好了,再收购大量的瓷器、丝绸、茶叶,质量得把关,不能以次充好,坏了咱们大宋的名声。同时还得制定政策鼓励老百姓开工厂、搞生产,大力发展工商业,刺激经济。
比如开工厂的人,前三年不用交税,要是遇到困难,国家还能借给他们银子,给他们低息贷款,这样大家才有干劲。”
“最后是发展工业,这事是重点,也得从基础做起。发展工业所用的机械由杨家军提供,再雇工匠建工厂的房子,把机械装进去。比如先在临安建几个纺织厂、机械厂,让大家看看工业化的好处,纺织厂织出来的布又快又好,机械厂能造简单的工具,这样大家才会相信机器有用,才会支持发展工业。”
杨建国顿了顿,又补充道:“不管是干哪件事,都得像之前说的那样,让下层议会的议员去监督。下层议员来自老百姓,最了解老百姓的想法,也最清楚流民的粮食贪污了,或者建工厂的时候偷工减料。
下层议员要及时上报给议会。要是没做好,就赶紧改,改到老百姓满意为止。咱们干这些事,不是为了当官的能捞好处,是为了整个大宋,为了天下的老百姓,所以必须干好,不能出半点差错,谁要是敢糊弄老百姓,我饶不了他!”
议员们纷纷响应,一个个都站起来,声音响亮:“大总统放心!我们一定好好配合,不管是去中原重建,还是去监督官员,我们都干!肯定把这四件大事干好!”
接下来的几天,国会根据杨建国提出的四件事,开了好几次会,终于制定出了具体的实施计划,每个部门都分到了任务,大家都忙了起来。
负责重建中原的官员,第二天就带着人出发了。他们一共分了十几个队,分别带着巨量的粮食物资前往中原的各个城市。
负责带队的是刘老屁,杨建国在国会定下四件大事的第二天,就把刘老屁叫到了总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