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大力发展工商业(1 / 2)

杨建国听到这话,不仅没生气,还点了点头,笑着说:“你问得好,问得实在,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件事,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你说的没错,不管是你们提的粮税、医疗、治安的提案,还是我刚才说的建设中原、迁都,没一样离得开钱,没钱啥也干不了。

这些年大宋跟金国打仗,跟蒙古人打仗,光是军饷、粮草、武器,就花了不知道多少银子。再加上以前宋理宗那些昏庸的统治者,整天就知道修宫殿、办宴会,还宠信那些只会拍马屁的奸臣,钱都被他们瞎挥霍了,国库早就空了,这是事实。

但咱们大宋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咱们有优势啊!咱们的手工业、工商业本来就发达,你看江南的瓷器,景德镇烧出来的青花瓷,上面画的花鸟跟活的一样,不管是卖给周边的国家,还是卖给远隔重洋的西洋人,他们都抢着要,愿意花大价钱买。

还有丝绸,苏杭的丝绸,摸起来比云朵还软,颜色又鲜亮,西洋的那些贵族,要是能穿一件咱们大宋的丝绸衣服,能跟别人炫耀好几天。

这些东西都是硬通货,不管到哪都能换钱。所以咱们得抓住这个优势,大力发展海洋贸易。以前都是地方自己组队去做生意,规模小,还容易出事。

现在咱们国家出面,组建更大的远洋商队,多造几艘结实的大船,船上再配点官兵保护,把咱们的瓷器、丝绸、茶叶,还有织锦、漆器这些好东西,卖到更远的地方去。

比如西洋的大食、法兰克,多赚银子。同时还得把工商业搞得更红火,比如让景德镇多开几家瓷窑,让苏杭多开几家织坊,还得鼓励老百姓开工厂、搞生产,老百姓有活干、能赚钱,就愿意交税,国家也能多收点税,这样一来,国库慢慢就能充实起来,到时候干别的事就有底气了。”

好,因为只有先把国家的经济搞好,才能让国家更强大,国家有钱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一切问题的根本。

最后杨建国伸出第四根手指,语气也变得更重了,几乎是一字一句地说:“第四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发展工业,建设工厂,逐步实现工业化。”

议员们闻言全都面面相觑,他们从来没听说过工业化这三个字,不知道杨建国说的是什么意思。

杨建国耐心的解释道:“你们可能没听过工业化这个词,没关系,我给你们解释解释。你们想想,以前老百姓织布,靠的是手工纺车,一天累死累活,也就能织一匹布。种地靠的是牛拉犁,要是遇到天旱、天涝,收成就没着落。挖矿靠的是人工用锤子敲、用篮子抬,一天也挖不了多少矿石。

可要是咱们能造出大量的机器,用机器织布、用机器种地、用机器挖矿、用机器修路,是不是比靠人力快得多、多得多?机器不用吃饭、不用睡觉,只要有煤、有油,就能一直干活,一天织十匹布、种一百亩地都不是问题。

杨家军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机器,拖拉机、挖掘机……以后还会有纺织机、蒸汽机……

今后一点点建工厂,先建几个小的,看看效果,再慢慢建大的,让国家一点点实现工业化。工业化能大大提高生产力,到时候咱们能造出更多更好的瓷器、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