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寨老责任所在(1 / 2)

经历了过山黄,大家也没有追踪老虎的勇气。

身体恢复后,科考三人组还是倔犟地搜索了一下过山黄的毛发,可惜毛都没有。

回到寨子,自然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白洋则信守承诺,带着曼青去寻找狸奴。

寨子里的狸奴品相最好的是董家寨。

董家寨有着九宫连环寨难得的平地,说是平地也不对,同样是山,山顶却如刀削斧凿的平整。

山底下是寨子里的难得的平缓谷地,三面被巍峨磅礴的雪山所环绕,这里的天空仿佛被打磨过的一样,矢车菊蓝的颜色澄澈晶莹剔透。

仰望天空,心身都像被洗涤了一样,徜徉胸怀。

“洋哥,董家寨这里都快成了网红打卡地了,都说这里是全世界最干净、最美的蓝天,好多人都是在地上铺上一条毯子,仰望着深邃的蓝天就是一整天。”

“寨子里手巧的老乡发现这个现象之后,做上几张躺椅出租,钱也不多,一天五块钱,在董家寨很是火爆,当然,在老乡家里居住是免费的。”铁索桥边,曼青欢快地介绍着董家寨的变化。

作为九宫连环寨的大学生村官,九个寨子可是一视同仁,把水端平。

董家寨她也经常来。

“那游客的态度呢?”白洋关切地问道。

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很好,但引起游客的反感就得不偿失了。

旅游业今后是寨子的支柱产业之一,自然要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才会游人如织。

“我和蔡哥做了调研,没有游客反感,只有五块钱就能租一天舒服的躺椅,反而觉得挺划算的,而且乡亲们也没有强买强卖,全凭自愿,不愿意就自带毯子。”曼青轻快地介绍道。

几个月也能改变一个人,曼青如今成熟了许多,褪去了学生的许多青涩。

“看来大家的眼界打开了,这么快就知道做生意了。”白洋开心了,寨子的欣欣向荣可不是他或者曼青、蔡崇文、大伯、二伯这些人努力就行了,需要大家劲儿往一处使才行。

“那就没有做小吃、卖茶水的吗?”白洋又问道。

曼青摇了摇头,解释道“:咱们这里最多的还是县里的游客,大多数都会带午餐和足量的水,目前大家还没有人做这些。”

“唉,咱们还得努力啊。”白洋遗憾地摇了摇头。

不得不说滇省的旅游业太卷了,无论是风景还是名胜都是一抓一大把,还有少数民族风情的加成。

他们这里虽然属于三江并流腹心地区,这有啥用?就好像大部分滇西北谁不是似的。

玉龙雪山和丽江古城、香格里拉的虹吸效果太明显了,他们杀出重围可不容易。

这些只是在脑子里飞掠而过,两人上了铁索桥。

董家寨完全是从谷地拔地而起,四周都是悬崖峭壁,大部分都是九十度角,又是坚硬的花岗岩,开凿栈道实在困难。

当年,寨子里有马队,银子流淌如海,于是和对面山头之间搭建了一条超过一百五十米铁索钢桥。

经历近二百年的风雨,铁索桥依旧发挥着它的作用。

前段时间,蔡崇文还找了专业的桥梁团队检查了桥梁健康。

得出的结论是桥梁十分健康,甚至不用进行加固保护。

踩在新铺的电胶木桥板上,脚步有节奏的“哒哒”直响,摇摇晃晃的桥身让一些胆小的游客望而却步;被损友骗到桥上的,抓着护栏的铁索瑟缩的像一只鹌鹑。

“洋哥,要不咱们修一条玻璃栈道?”曼青看着那些胆小的游客,嘴角自然地浮现出一丝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