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闻言大怒,沉声道:“司马将军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认为章某和扶苏有何瓜葛不成这或许是扶苏一时马虎、错将草书寄来也未可知”
董翳在一旁冷笑道:“章将军何必自欺欺人那扶苏何许人,他人也许不知,我们身为秦人难道还不清楚吗他要是马虎,那天底下估计就没有比他更精明的人了像这样的精明地人你说可能会将草书当作正书寄人吗”
章邯心中不禁怒火直冒,腾腾窜至顶梁,怒视司马欣和董翳道:“不管你二人怎么想,我章邯是问心无愧我的家小都在咸阳,难道我会不顾妻儿安危,投敌求荣不成你们也别忘了,我才是军中的主将,轮不到你们来指责于我”
司马欣见再说下去要打起来了,连忙打个圆场道:“得,得,得,章将军暂且息怒,算我们什么都没说好了吧大家都是同僚,抬头不见低不见,不要伤了和气”章邯和董翳互相看了一眼,都哼了一声。
司马欣叹了口气,对章邯道:“章将军,你是主将,按理来说,我们作副手的不该找您的麻烦。我们二人也都知道您心里对朝庭有些不满,我二人又何尝不是,这次出征也都不是自愿的。可是,你我的家小、都在咸阳,平日里做事就不能不小心一些,万一您和扶苏有书信往来的消息传到咸阳,会有什么后果可都很难说。今日,我二人言尽于此,不管章将军和伪帝扶苏有没有什么瓜葛,都希望此事到此为止”
章邯闻言。心知司马欣和董翳二人也是好事,叹了口气道:“多谢两位将军提醒,章邯心中有数”司马欣和董翳二人互相看了看,笑道:“即如此,那我们就告辞了”“不送”
寒冬腊月,长江上寒风凛冽,波浪滔天。可是,现在却有一叶小小的扁舟在江面上随波逐流地浮现在波涛浪谷之间,顽强地向江南挺进。
韩信双脚牢牢地盯立在船板上,背负着双手。迎着潮湿的江风傲然而立。虽然波浪滔大,我自巍然不动。随行地两名侍卫,虽然也通水性,可是在这样的大风浪下,却也只有扶着船帮,手忙脚乱的份了。
船老大面对这样地江风,却是十分的快活,只穿着一件赤膊地短褂就在寒风中唱起了渔歌、喊起了号子
渐渐地,小舟驶近江南,靠近了秦军会稽水陆联营。
忽地。一艘秦军哨船从江面上飞驰而来,几名矮壮的闽越族水军迎风大喊:“来者何人,赶快报名。否则弓箭侍候”韩信看了看,扬声道:“钦命淮阴侯、大将军韩信前来接收军权速速回禀”
几名闽越军士吓了一跳。虽不知真假,却也不敢怠慢,连忙道:“请给我们来,由我们引路进寨”韩信点了点头。示意有些惊讶的船老大跟着哨船划进了庞大的水师营寨。
划过巨大而坚固地水师营栅,一艘艘舷舵巨舰显现在韩信的面前,禁不住让韩信面露赞叹之色,不禁开始思索着什么。
不一会儿。小舟随着哨船靠上江岸,韩信赏了船老大,令军士领路放回。便自在两名阅越军士的引领下大步流星地赶往帅帐。
刚到帅帐门口,有腿快的军士已然向曹参、吴芮、无诸三人报信:有钦命大将军前来接管军权。三将不敢怠慢,便自出帐迎接,刚到帐口,便看到一名青年披风而来,神态傲然而威严。
曹参三人愣了:“此人就是新任大将军也太年轻一些了吧,而且根本没听过此人啊”皆有不信之色。
这也难怪,韩信是年,不过二十有五,正之所谓胎毛未干,乳臭未退
曹参向韩信拱了拱手道:“末将曹参,恭为军中主将敢问钦使奉命前来接管军权,圣旨、印绶、兵符何在”韩信面色沉稳,向身后挥了挥手,两名侍卫将扶苏圣旨、兵符以及淮阴侯、大将军两颗金印奉上。
曹参三人验过地确不假,一时不禁愕然:扶苏在圣旨中对这青年百般推崇,并收为义子,显然是对他爱护是狠了不过,曹参三人打量了韩信几眼,却实在看不出韩信有什么过人之处,或许外表看起来还像个人物
韩信心中明白,微微一笑道:“请曹将军击鼓聚将,移交军权”“是,大将军”曹参虽然心中有些疙瘩,却不敢违抗扶苏之令。
很快,隆隆的战鼓声在秦军水陆联营上空惊天价般地响了起来,各主要将领开始纷纷向帅帐聚集。
而等到诸将入了帅帐之时,便愕然地看见坐在帅位上的已经不是曹参,而是一名非常年青、刚毅的青年。诸将一胆子疑惑,却也不敢发问,只能默然地站在一旁。
三通聚将鼓罢,韩信看了看帐中已是济济一堂,向曹参微微一笑道:“曹将军,诸将齐否”曹参道:“齐了”
“那便请曹将军向众将说明,并交接军权”韩信一点也不怯场。
“是”曹参被韩信指挥来指挥去,面色有些袜红,只得强忍着心中的不快,对诸将道:“各位将军,陛下有旨下令淮阴侯、大将军韩信为军中主帅,我已经验过圣旨、兵符和金印,确系无误现在,便将军权交于韩将军,希望诸将以后谨遵将令,不得有误”说着,曹参将显示着军权的令箭等物移交给了韩信。
韩信起身接过,放于帅案之上,扫视诸将一眼,微然一笑道:“各位将军,韩某年幼却恭居如此大位,也许诸位将军并不心服这没有关系,初时韩某也不希望大家心服,只是希望大家能够遵从号令否则韩信请出豪曹剑,厉声道:“有陛下佩剑豪曹在此,立斩无赦”
诸将见韩信眨眼间从笑脸变成黑脸,又将扶苏豪曹剑抬出,一时也有些惊惧,连忙道:“末将谨遵将令”
韩信见状,十分满意,面带微笑道:“前日一战,我军大败于广陵,折损颇大,想必诸位将军一定都窝着一肚子火吧”诸将见韩信一来就抓住众人的痛脚,不禁变色,十分难堪。
韩信却视而未见道:“广陵之败,非败在谋略,而是败在知已而不知彼:楚项之勇,项羽之威,都超乎了我军的预料,故而大败不过,这场败仗还是有些收获的,就是让我军认清了敌我两军的优势和缺点。”
吴芮有些忍不住道:“既然大将军已经认识到了楚军地优、缺点,莫非已有破敌之策”韩信微然一笑道:“项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