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太子监国第二铁律(2 / 2)

正胡思乱想,就见一个穿著盔甲的武将慌里慌张地跑了过来。

从那人有些慌乱的神色中,隆科多第一时间觉得出大事了。

要不然也不会如此急匆匆的来到温泉行宫。

「出什么事了?」隆科多随口问道。

那穿著盔甲的男子快速的道:「翰林院的翰林叩阙伸冤,还有不少太学生跟著。」

「我来的时候,都已经去午门了。」

「现在—现在应该已经到了。」

翰林院叩阙,太学生声援,这声势造的,还真的是大手笔啊!

隆科多心里暗自有些庆幸,幸亏自己来了这小汤山行宫,要不然,这烫手的山芋,怕是要落在自己手里啊。

他刚想再问几句,那穿著盔甲的男子已经进了宫。

隆科多犹豫了一下,并没有立即走。

他觉得发生了叩阙这样的大事,干熙帝说不定要召集他商议,毕竟他是干熙帝的心腹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干熙帝这儿居然没有丝毫动静。

就好像真的在闭关祈福,这个消息,他根本就没有听到似的。

等了半个时辰之后,隆科多只好坐上自己的马车朝著京师而去。

他是步军统领衙门的负责人,现在京师出了这等事情,他如果不在场的话,有些说不过去。

文臣叩阙,从前朝开始,就是一种让皇帝头疼的事情。

前朝的那些皇帝,无论是道君皇帝还是他的孙子,面对叩阙这等情况,就两个选择。

要么是好言相劝让人把叩阙者劝走。

要么就是直接祭起自己的强力手段一上廷杖!

在道君皇帝看来,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廷杖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来两顿!

翰林院的翰林和数百名太学生汇合之后,浩浩荡荡的朝著紫禁城而来的时候,沈叶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他刚刚给干熙帝写完了奏折。

奏折的内容很简单,除了请安之外,就是自己这一天处理的大事小情。

这看似是普通的工作汇报,但沈叶却清楚它的分量。

这也是他前世之中的经验。

早请示,晚汇报!

这两点虽然简单,但只要做好这两点,基本上就不容易翻车,这是他前世总结出来的保身法则。

干熙帝表面上是在斋戒,在沈叶看来,这位便宜老爹要的是坐山观虎斗的效果。

作为一个监国的太子,除了能够按章办事外,更得勤汇报。

最好是每天都干了啥,事无巨细,该汇报就汇报,让老爹心里有数。

「把这份奏折让人以最快的速度给陛下送去。」

沈叶朝著有点慌乱的周宝看了一眼道:「另外,你把张英和李光地等人都请到毓庆宫来。」

周宝见太子这么镇定,心里也踏实了。

他答应一声,就跑出去请人。

张英和李光地等人来的很快,毕竟一下子出了这么多的事情,他们也很想和太子见一面,商量一下怎么办。

「臣等见过太子爷!」张英等人毕恭毕敬的行礼。

沈叶摆手道:「张大学士,李师父都不用多礼,周宝,看座。」

周宝非常麻利的将两个绣墩搬了过来,两个人谢坐之后,就分别坐在了沈叶的两边。

「张大学士,李师父,现在翰林院的翰林带著一些太学生叩阙,两位觉得该如何处理?」

张英和李光地两个人来之前,就已经想过了太子要问的问题。

此时听到果然是叩阙的事情,两个人都有准备。

不过他们并不急著开口,都想先听一下对方的意见。

见两个人都不开口,沈叶就知道两人的想法,他直接点名道:「张大学士,你怎么看张英被点了名,稍微迟疑了一下道:「殿下,臣觉得这件事情应该慎重。」

「无论是翰林院的翰林,还是太学的学生,都是朝廷重点培养的栋梁之材。」

「这一次他们叩阙,也是事出有因。」

「以臣之见,应该以安抚为主。」

「若太子殿下同意,老臣愿意出去和他们见一面,劝他们回去好好读书。」

「对于他们的诉求,微臣觉得也应该适当满足。」

听到这话,沈叶的目光中就闪过了一丝冷意。

这个张英,说的话怪好听,什么叫「适当满足」?

真要是依了他,恐怕那些打死田文静的人,全都要放出来了。

这个老奸巨滑的臭老头儿不明著说,这般含含糊糊的。

看来,他是想要瞒天过海,给自己来一个既定事实呢。

沈叶并没有对张英的意见进行点评,而是朝著李光地道:「李大人怎么看?」

「太子爷,臣以为这件事情不能纵容。」

「可以让翰林院掌院学士和太学祭酒过来,把他们的人领回去。」

「动不动就来叩阙,这种举动,臣觉得不能纵容!」李光地的话,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沈叶稍微斟酌了一下,就朝著李光地道:「那就传他俩过来。」

「另外,既然这些翰林和太学生来了,那我就见见他们,听听他们要说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