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2 / 2)

“啊石头先生,你怎么不早说?我已经切了。”

“糟了我也是!”

……

石头:“方才磨磨蹭蹭的不敢切,现在咋动手动得这么快呢。”

所幸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将种块都切好,土豆块出芽以后,就可以真正下田去了。

三天后。

来到田地上时,和石头一起从边关来的其他几个伙伴此时已经等在那里了。

石头和几个背着背篓的学徒赶紧跑了过去。

“怎么样?”石头问。

那人回答:“这里的土质都挺不错的,前几日我已经带他们翻整过了。”

“那就好。”

土豆的生长对于土壤的要求特别高,不仅需要松软,还需要透气,另外还需要施加农家肥提高土壤肥力。

放下背篓,里面装着的是已经发了芽的种块。土豆切口的地方被撒上了一层草木灰,用于加快土豆伤口愈合。

地里的杂草已经被清理干净,石头开始带着他们挖土起垄,目的是增加土层的厚度。

在地块中,按照一定的间距挖出若干个种坑,坑深一尺左右,然后往坑中撒入小半坑的农家肥和草木灰。

农家肥是好东西,家家户户都存着的。

用于施肥的农家肥一定得是腐熟好的才行,埋在土壤中才不易长虫和滋生病菌。

几个人在前面挖坑,后面则跟着几个人往挖好的坑里撒农家肥。

石头抓紧时机将这些知识都一股脑灌输到学徒们的脑中,他们一边学一边还得干着活儿。

这一步倒不难,只是腰弯久了有些累。

回过头看到放在地上堆成一堆的土豆种块,浑身好像又重新充满了干劲,继续埋头苦干了起来。

——土豆就是力量!

撒好农家肥,接着往上撒一层薄薄的泥土,稍微把坑中的农家肥覆盖住即可。

接着就可以把土豆块种下去了。芽眼朝上,往种块上盖上一点儿土。

这时候的土豆种块大部分是裸露在地面上的状态,大概五天之后就会出苗。

开垦整齐的田地里,一排排田垄高高隆起。

走得近了可以看到田垄中一个个间距大差不离的小土坑,长出了点儿嫩芽的土豆块便安安稳稳长在这小土坑里。

放眼望去,满是棕黑色的泥土里,那一点儿绿意看着别提有多么喜人了。

这个阶段的幼苗营养来源主要来自土豆块,不用施肥,不用捉虫,只需看顾着点儿土壤的湿度,石头等人的工作量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这边一闲下来,石头便想到了还在矿场苦苦等着自己消息的兄弟李斯文。

石头暗道一声糟。

那天本来说好第二天去寻他的,可教着学徒们被他们一气就什么都忘光了,田地里的活儿也辛苦,他每天忙完后回到客栈倒头就睡,一下还真把李斯文忘在了脑后。

急匆匆赶到西山矿场,正好又赶上了他们的饭点。

从刘厨子的手里接过碗,石头端着粥找到李斯文和他并排蹲在了一起。

“哟,大忙人这是终于想起我了?”看见他,李斯文简直气不打一处来。

石头嘿嘿笑了两声:“这不是地里的活儿实在太忙了嘛。”

李斯文白他一眼,喝了一口粥,咕噜咕噜下肚,豪迈地一抹嘴唇,李斯文道:“说实在的,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回边关去?”

石头想了想:“再过不久土豆便会出苗,在土豆苗长到一尺有余的时候,就得疏苗剪根了。这倒也不难,我们原本打算见着土豆出苗便回去的,可这几日这么教下来,晋城这些人还真让我们不放心。这可是土豆苗啊,咱们精心伺弄了这么多天,若是就这么折在了他们手上我们非得气死不成。”

“这么算下来的话,恐怕还得在晋城再待上半个月了。”

“这么久?!”李斯文一脸惊讶,“可谢二哥今日说边关来信,少夫人让他即日便启程回去。”

听李斯文这么一说,石头急得粥也不喝了,他满脸惊慌:“这是何意?边关可是出了什么事,怎么如此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