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2 / 2)

练武场上的两人打得过瘾,场下的人看得更是过瘾。

纷纷激烈得喊道:

“大将军加油,打得好!”

“武副将当心将军背刺!”

“厉害!”

“这招打得实在是太漂亮了!”

众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谢景珩的目光却锁定在谢卫国手中拿着的那把剑上。

俗话说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谢景珩于武学上略有研究,在剑术上更是颇有造诣。

往常他所接触的长剑不少,但却从未见过有哪把剑像谢卫国手中那把一般软硬适中,刚柔并济。

比外形设计更优越的,应是剑身的材质。

剑的硬度和强度与其韧性和塑性成反比,剑身过软或过硬都会影响武者对剑的使用,但就连经验丰富的铁匠,也无法准确把控剑的软硬程度,这也是好剑难求的原因之一。

那车上箱子里装着的长剑谢景珩都看过,每一把看起来都和谢卫国手上那把有着同样的品质,这意味着如此好剑居然能量产,背后的意义远比这看得见的两箱长剑重要得多。

从热闹的人群中退了出来,谢景珩侧过身问一旁的士兵:“这些铁剑都是什么时候打造完成的?”

士兵就是将这车铁剑运来的人,他回答:“这是城内刚打造完成的第一批铁剑,质量差一些的留在城内,品质最好的少夫人都让我们运来关外了。”

谢景珩想了一下,炼铁的窑应是和砖窑同一时期建成的,到现在也三个月有余了。

这么长的时间,炼成的铁剑却不多……

他道:“若是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来军营找我。”

这话把这名小士兵说得一愣,他刚想说城内炼铁队已经步入正轨,暂时应该没什么困难,但脑海中又突然想起盛玉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士兵小心翼翼开了口:“少将军,你能不能……再给城里多找一些劳动力?”

谢景珩:……

该说不愧是在盛玉手下待久了吗,一心只想要人。

难得被哽了一下,谢景珩停顿了一会儿,想了想还是说道:“军营对此已有安排,各营士兵将会轮流安排去往城内,到时我自会和少夫人交接此事。”

谢景珩所说的这种情况在以往并非没有先例。

军士们在闲暇时种田,一方面避免了他们在无战事时无事可做;另一方面又增加了粮食产量,避免了饥荒,可以使社会更加安定。

“还有一事,书院的武术先生不日后即会前往城内,待你回去便可将此事告知少夫人。”

虽然这件事他亲自告诉盛玉也行,但目前关外有事他没这么快回去,让她早知道消息早安心也好。

小兵听闻此言,脸上立马露出了笑意:“少夫人得知此事后定会十分开心!”这时,只听闻“铮——”一声响,声音之大把在场所有人都惊住了一瞬。

两人应声看去,就见谢卫国手拿长剑,脸上带着稍许不知所措站在练武场上,不远处的地面上,正躺着另一把剑,剑的主人武副将也一时没反应过来,愣在了原地。

谢卫国反应过来,急忙关切地走过去:“武弟,你可还好?”

武副将愣愣转过头,看向谢卫国手中那把长剑,方才激烈的打斗,竟没有伤它分毫,他的语气颇为激动:“好剑,当真是一把好剑啊!”

武副将就是一个剑痴,众人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

谢卫国颇有些无奈地别开了头,将手上那把剑随意一扔,剑下一刻就被武副将接在了手上。吩咐一旁的士兵把地上的宝剑捡起来,谢卫国拿在手中看了看,原本被保养得十分有光泽的剑身上已经被划了少许剑痕,谢卫国看了不免也觉得可惜。

武副将也注意到了,他叹了口气:“这剑跟了我这么多年,到底还是如同我一般,年纪大了,不中用了。”

话中悲凉的意味让旁人听了莫不感同身受,谢卫国心里更不是滋味,武副将随他带兵打仗已有数十年,从年方二十到如今步入中年,其中的变化他更是深有感触。

还不待他说出几句安慰的话,便又听武副将紧接着道:“大哥,我这剑可是因为你才会如此,你得赔我一把新的才行。”

他顿了一下,“我看现在手上这把就不错。”

谢卫国刚升起的情绪还没消解完,闻言不由抽了抽嘴角:“好小子,原来在这等着我。”

一旁的其他副将听到这句话纷纷不淡定了,他们也是从见到剑的第一眼就盯上了的,这个武副将只顾着自己要可真是太不厚道了!于是纷纷上前:

“大哥,我比武弟还早跟随你几年,我这把老骨头啊……”

“我虽然不爱耍剑,可那箱子里是不是还有几把弓箭……”

谢卫国可没心情看他们表演,直接打断道:“这些兵器都是少夫人送来的,关于它们的处置……”

“哎,我们懂我们懂。”

就见副将们转过身看向那名将兵器送来的小士兵:“少夫人可有说如何处置这些兵器?”

小兵被他们势在必得的眼神吓了一跳,小声说了句:“少夫人说,但凭将军处置便是。”

于是众人的目光又重新回到了谢卫国身上。

副将们弓着腰,搓着手:“将军,你怎么看?”

谢卫国无奈地叹了口气,神兵配英雄,好的兵器自然需要一个好的使用者才不算辜负,关于这些兵器的去向他心中已早有打算。

“你们每人挑一把就是了。”

“各军留一把兵器在练武场上使用,剩下的,作为奖品于每月练武场比试的第一名获得。”

其他士兵一听,这些神兵他们居然也能有份,纷纷高兴地直呼:“将军英明!”

只是在每月一次的练武比试上可要更加努力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