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2 / 2)

解放女性思想无疑是最困难、最复杂的一步。

这也让盛玉有了建立新式书院的想法。

——读书!

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能让人思想进步。

至于何为新式书院?

盛玉的想法是文理并重,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基于目前边关百姓的文化水平,文得先从认字开始。

这个教习大字的老师盛玉也早就有了人选,便是从来边关路上便开始认字的枝儿。

在如何识大字这方面,想必枝儿会很有经验。

再就是强身健体。

现下边关城内最不缺的就是身强体壮的士兵,盛玉打算和谢景珩说一声,每日抽调一名士兵前来教习学生练武。

招式不必多,主要得动起来。

另外,城外田间的锄草、施肥工作也可以成为他们劳动课的内容。

一切都安排得有条不紊,现在有个问题就是,算术课的老师该如何找?

前朝科举重经赋轻实践,算术更是不被看重,一个算术老师现在可谓是千金难求。

盛玉杵着下巴,叹了口气。

若是她得空,倒是可以去教上一教。

可若是书院建立,书本、笔墨……这些事项哪一项不需要她操心?

刚从游戏商城兑换了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盛玉现在还得尽快将造纸厂、印刷厂办起来。

正看着门外发呆,就见一道青色人影极快掠过。

盛玉眸光一闪,她走出门外,问站在门口的士兵:“方才是少将军回来了?”

士兵回答:“回少夫人,正是少将军。”

她一个外来人在找人这方面自然不如谢景珩这个本地人了解得多,盛玉打定主意,一会儿找谢景珩帮忙去!

在盛玉想着怎么把书院捣鼓起来的时候,水泥队的三日培训也已经结束了。

说是培训选拔,但目前边关匮乏的劳动力让他们几乎没有选择,所以这些人大部分都被留了下来,只打算根据他们的悟性安排不同的工作。

能留在水泥队,这些人自是喜不自禁。

在这三日的砌水泥培训中,谢迩同样让他们分组学习。

分组情况可以随时变动,队长人选也可毛遂自荐。

简单的说,只要有人想当队长,这个队长可以组够6-7人,那这个小组便可成立。

三日过去,分组情况与第一日有了很大改变。

唯一不变的是,李铁兰和李二丫两人依旧没有队伍愿意接纳她们,即使这样,这三日的培训她们也丝毫没有落下。

谢迩的确很佩服她们的坚持,只是他也有自己的规矩:

“每个水泥队队伍里的和谐在我看来最为重要,若是你们不能找到愿意接纳自己的队伍,那很遗憾,我们水泥队还是不能要你。”

这话一出,原本欢快的气氛瞬间凝固了起来。

李铁兰没想到距离水泥队只差临门一脚,竟还有这一关要闯。

李铁兰自觉自己这三日表现得不差,甚至比一些男人还要好很多,她眼中带着希望,看向了那五个站在队伍前列的小队队长。

只是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接收她的视线。

全是大老爷们儿的队伍,突然混进一个女人算什么事儿?

况且李铁兰还是个寡妇,实在过于招眼。

没有哪个队伍想要接纳李铁兰和李二丫。

就连王守成也低下了头,避开了李铁兰看过来的视线。

对于这种情况,李铁兰实在是不甘心。

她的能力不差,难道就因为天生的性别,就要被挡在水泥队门外?

她看向谢迩:“谢厂长,我觉得这不公平。”

谢迩不为所动:“我是水泥队的负责人,这事儿我说了算,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他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并且,水泥队每队最少需要六个人,就算你和李二丫能力突出,也无法组建出一支队伍。”

“你也别想着去找少夫人,有关水泥队的事,少夫人已经全权交给了我处理。”

这话一出,把李铁兰最后一丝希望也浇灭了。

可若是仅仅因为这个理由就放弃,那她和二丫这几日的努力又算得了什么呢?

李铁兰迷茫了。

谢景珩这次回来主要是为了处理边关城内堆积的事务的。

边关的事务主要是盛玉在负责,可和朝廷对接的政事还是交由谢景珩负责,所以他隔三差五会从关外回来一趟。

进了将军府,谢景珩便直奔书房。

他和盛玉各有一个书房,两人平日里也很少遇见。

盛玉找来的时候,谢景珩正坐于桌前。

看见盛玉,他不禁稍稍坐直了身子。

“何事?”

待盛玉将她想要一个算术先生的事儿一说,谢景珩沉默了。

他的少夫人找他,所为之事好像不是要人,就是要人。

见谢景珩不说话,盛玉试探着问道:“此事,是不是过于为难了?”

谢景珩擡眸看她一眼:“不难。”

“真的?”若是这件事真的不好办,盛玉便只好将其他事放下,先去培养几个算术先生出来了。

“真的。”

谢景珩扶额,他的少夫人似乎对他的能力不太信任的样子。

这件事对别人来说可能有些难度,但谢景珩心中正好有一个人选。

这件事还要从谢景珩的外祖家说起。

谢景珩的外祖名叫叶疏鸿,一手创办了当年名噪一时的岳麓书院,谢景珩小时候便是在那个书院长大的。

只是随着前朝覆灭,乱世的开始,岳麓书院也沉寂于时代的洪流中。

谢景珩心中的人选便是岳麓书院之前的算术先生,李治。

岳麓书院关门后,李治也沉寂在家,以谢景珩对他的了解,李治不会不答应。

见谢景珩不像为难的模样,盛玉也放下心来。

和他两个人待在一个空间里,盛玉还是觉得稍许尴尬,她擡脚就想走:“那这件事便拜托少将军了,我还另有事要忙……”

“就先走了”还没说出来,就被谢景珩叫住了:“且慢。”

谢景珩擡起头,“我还有一事需告知于你。”

似乎他也觉得有些羞于启齿,谢景珩停顿了一下,还是说道:“娘亲已找人另算了良辰吉日,便是在三个月后的中秋前夕。”

盛玉愣了:“什么良辰吉日?”

谢景珩看向她:“便是我与你成亲的日子。”

“……成亲?”

久未提及此事,盛玉险些都要忘记了,她是为了和谢景珩成亲才来到边关的。

盛玉此刻一瞬间竟有五雷轰顶的感觉,这亲她真的非成不可吗?

她试着和谢景珩讲道理:“现在边关城谁人不知我是少夫人,这个虚礼就不必了吧……?”

这话一出,屋子里的温度瞬间降到了冰点。

谢景珩道:“边关城民皆知道你是少夫人,知道我是少将军,可城内百姓又有谁会将这两者虚名联系在一起?”

他深深看了盛玉一眼,“你是不想成亲还是不想与我有关系?”

问出这句话的下一刻,谢景珩仿佛也不相信这是自己能说出来的话。

他愣了一瞬,随后转身快步走出了书房。

留下盛玉独自在书房内风中凌乱——

谢景珩这是什么意思?

他这是,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