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2 / 2)

葛由豆科藤本植物的茎皮纤维加工制作而成,葛布硬挺、凉爽,乃是大夏最常见到的一种衣料。细葛布多用于贵族,粗葛布则多见于平民。

至于丝帛,非高官贵族富商不可见。

葛布价格低廉但舒适程度不高,丝帛穿着舒适却异常昂贵,棉布却能兼具两者的优点。

盛玉已经可以想象,当棉花成熟,制成棉布,将会给大夏的衣物市场带来何种冲击。

不止边关,直至销往朝城,遍布大夏各地。

——奈何目前捉襟见肘,盛玉只在商城兑换了一小棵棉花成熟植株。

据她了解,棉花在华国历史中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但大都分布于边疆一带,内地甚是少见。

本打算碰碰运气,谁知大夏竟真已经出现了这种作物。

“白叠子?”盛玉敛眉,“这名字倒是取得合适。”

她的声音小,平叔没有听清,见盛玉没回答,他还以为是自己记错了。

正惴惴不安之际,便见盛玉道:“既然你知晓这种作物,便将此物交予你负责它的种植,如何?”

盛玉的话让平叔大为不解:“少夫人,此物不过就是生长于田间的杂草罢了,既无观赏性,亦不可食用……”

边关可种作物的良田本就缺乏,又何必浪费在这种一无是处的东西上!

平叔的眉头紧紧皱成一团,就差说出一句:少夫人你糊涂啊!

即使要怪罪下来,平叔也要极力劝阻盛玉的这个想法。

却见盛玉的眉头动都不曾动过一下,她问:“平叔,你相信我吗?”

她拿起那支木棉,继续说道,“此物唤作白叠子,亦有别名名为木棉,草实如茧,茧中丝可取以为布,制成棉布。”

“木棉产量颇盛,以棉布为衣,穿于身上则透气舒适。”

话说到这,平叔作为一个聪明人,顿时啥都懂了。

他的双眼倏然睁大,看着木棉的眼越来越亮,就连此时布满褶子的脸看起来都年轻了好几岁。

这么说来,这个木棉,是个宝贝啊!

至于盛玉所说的信不信的问题,平叔这辈子不曾服过谁,就服找出土豆,又教会他种植红薯的少夫人!

田间那一垄垄生得茂盛的红薯苗便是证明。

虽还未曾见过红薯长成的模样,但那绿油油的一片苗儿瞧着便让人欢喜,足以预见将来长成的模样,定是一年丰收的好光景。

平叔赶紧将木棉接过来,护在手里:“我对此种作物了解甚少,但边关城中有一人许是知晓如何种植,我现在就带着这株木棉找他去!”

平叔走得急,腿脚利索的不似五旬老人。

盛玉没说什么,对有本事又肯花心思钻研的人才,她总是要宽容许多。

平叔离开了,在一旁站了许久的田月英知晓接下来没自己的事儿,便也走前一步,想要告退。

在出门前,她侧头看了一眼丫丫,给她使了个眼色。

丫丫擡起头,怯怯地看了一眼盛玉,见她点头,赶忙跟了上去。

出门一看,田月英果真在不远处等着她。

“愣着干甚么?还不快跟上。”

见小丫头还愣在原地,田月英“啧”了一声,走过来,牵起她的手便迈开步子继续往前走去。

她嘴上的语气说不上温柔:“莫要耽误时间,还赶着回去做饭呢。以后你便是我们边关食堂的人,有啥事都可以跟我说,知道了吗?”

手上传来的触感厚实而温暖,十分陌生。

丫丫小碎步跟在她后面,许久后,才低低“嗯”了一声。

身旁的三个人走了,只留自己站在一处。

吴石两手紧握,不知怎的,在盛玉的目光下,感觉自己比方才还更加局促不安。

这不是盛玉第一次见到这个传说中的“流寇头子”。

她上下打量了一眼。

吴石身高一米七五上下,比谢义、谢杉等人略矮了一些,但在大夏男子中也算突出了。

面相憨厚老实,看起来一派正气,很难想象会和“流寇”这种字眼联系在一起。

但这些都不重要。

见他生得高大结实,看着便有一把力气,盛玉在心中满意点头,她的开窑队伍就需要这种人才。

拿过一旁的簿子,上面新记载有岩石山众人的名字。

盛玉的问话简单而直接:“谢司都和你说过了吧?我需要你们帮我建造烧窑,制造水泥。”

“相应的,我会付工分给你们。”

“工分可以在西街食堂兑换食物,食堂会在每日卯时、午时、酉时三个时间点准时开门提供食物,想吃什么在这个时间内前去兑换便是了。”

一番话下来,吴石还不是很理解。

此时此刻他多么希望自己的解二小兄弟能在一旁。

见吴石讷讷不知如何言语,盛玉很是贴心地道:“想知道什么直接问便是了。”

就听吴石道:“那个,土,土豆也是能兑换的吗?”

盛玉沉默了一瞬。

原本以为他会问水泥是何物,又或者是工分如何计算,谁知还是土豆的诱惑力比较大。

便听吴石接着说道:“前日在进城的路上,见那些田地里的人休息时手上都拿着一个土豆吃得正香。”

许是又想起了那副场景,吴石吞了口口水,“我就想知道,土豆的兑换可是不限数量?”

吴石等人许久不下山,边关食堂制度目前也在逐渐完善,盛玉便仔细给他讲解了一番。

除了开放时间是固定的之外,食堂每日推出的菜式都不同,食堂管理人员会于前一日在大堂中间的小木板上写明。

目前边关食材匮乏,粮食问题依旧存在。

像食堂开门第一日做的酸辣土豆粉,这种复杂而大量消耗食材的食物,起码隔上五六日才会推出一次,目的在于用美食刺激众人工作的动力。

至于平日里吃什么,那便是吴石看到的土豆。

整颗的土豆,或蒸或烤。

早上和中午那两顿饭,众人往往是没有时间和心情坐在食堂慢慢品味的。用一工分换一颗土豆,带去田地上,饿了便啃上一口,边吃边干活。

目前边关的情况,吃饱饭才是第一要义。

能吃饱才有劲干活,至于吃好,众人想都不敢想,隔五六日能吃上一顿酸辣土豆粉便是一件美事了。

“土豆一工分一颗,不限量。但若是被发现有人浪费,那便会取消他兑换食物的资格。”

听见这句话,吴石连连摆手:“能吃饱饭就是天大的好事了,哪还敢浪费,那是要被戳脊梁骨的呀!”

想着自己往后也能手拿土豆大口大口咀嚼了,吴石有些迫不及待地搓了搓手:“少夫人,不知需要我们何时开工?”

“只要少夫人一声令下,我和一众兄弟立马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