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奴儿不知道。”奴儿轻笑着给萧重泼了一瓢冷水。
看萧重有些尴尬,奴儿双手抚摸着他的脸安慰道:“星语信息人家现在只了解了一点点,许多事情还不清楚,将来奴儿长大了,就能找到相公的答案啦”
“干嘛还要长大了再了解”
奴儿用食指轻轻点着萧重的额头,柔声说:“傻相公,星语信息不是一下子就能读到的,要随着身体的成长逐步接收,就和你们学习数学的道理一样。在不同生长阶段,有对应的学习内容,不到时候,信息是读不懂的。”
萧重恍然。哈哈一笑说:“你相公是傻,可奴儿你现在也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傻瓜呀来啊小傻瓜你相公博傻来了”他紧紧吻住奴儿送出精神力。
第五节 到访张家
星期五下午课间休息,张君宜把萧重叫到教室外,说:“小虫子,你能不能帮我个忙”她问话时满脸希冀,好像十分害怕萧重不答应似的。
“那还用说。”萧重好奇地看着她。
自从受伤以后,萧重对张君宜的看法完全改变,两人的关系密切了许多。这几天,张君宜时常为一些学习和作业中的问题找萧重,萧重都是有求必应,认真解答。而张君宜每次找他都很坦然,没有像这样透着担心的。
“星期六放学,你能不能到我家一趟”
“什么事还用到你家”
“我买了台电脑,系统有点问题,你能不能帮我修一修”
“应当问题不大。”萧重听说是修电脑,明显松了口气,他已经知道张君宜爸爸是教育局长,怕张君宜爸爸找他问考试的事。
张君宜高兴起来,“好啦这么说定了星期六晚上我们一起走。”
星期六晚上放学,萧重给姨妈打了个电话,跟张君宜去了。两人说说笑笑来到城南机关干部公寓区。
张君宜家离关步青家不远,这些机关干部的住宅楼都是三层的,样式一样。张君宜家在三楼。
推开门,可以看到张君宜家里并不宽敞,一间客厅,两间卧室,一间餐厅,面积都不大,但家里装饰的温馨时尚,收拾的十分整洁。
听到开门声,张君宜妈妈迎上来。这是个清丽的中年妇女,穿着淡雅时尚。大概是在机关工作的关系,她保养的很好,显得很年轻。
萧重一见到她,感觉年龄和殷玲差不多,要不是张君宜叫了声“妈”,他还以为是张君宜的姐姐。
张君宜妈妈热情地招呼萧重,让他到客厅坐下,和他交谈几句,又夸奖他一番,之后,去厨房了。萧重则跟张君宜去她的卧室修电脑。
萧重悄悄说:“君宜,你妈妈真年轻,我还以为是你姐姐呢”
张君宜得意地说:“好多人都把妈妈当成我姐姐。我也把妈妈当姐姐。”
萧重听了没有懂,不过他也懒得问,抓了抓脑袋去看电脑了。
电脑系统没有坏,是操作不当出了差错。萧重很快就调整好。奴儿好像是一个电脑天才,能在极短时间内判断出电脑的故障。而在书店里看的一些电脑书也起了作用,按照书里提示的步骤去做,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调整好电脑刚到客厅坐下,张君宜爸爸回来了。萧重忙站起来问好。
张君宜爸爸瘦瘦的脸上满是笑容,招呼萧重坐下,吩咐张君宜倒茶、削苹果,然后说:“小萧啊,你考试考得好,给咱们县争了光,教育局考虑表彰奖励你,奖金500元,过几天就能发给你。你高兴吗”
看到萧重愕然的样子,他又加重了语气说:“给学生发奖金,可是叔叔第一次做哦”
这回萧重明白过来,忙说:“谢谢叔叔”
张君宜爸爸点点头,似乎对萧重的知趣感到满意。他靠近萧重,放低了声音问:“听说考试前你拼了五天,是吗”
萧重没有说话,迟疑地点点头。
张君宜爸爸向后一仰,靠到沙发上,眯着眼睛瞄着萧重和张君宜,慢吞吞地说:“我看哪,你的成绩不可能是五天努力得到的,应当和你平常的努力分不开。我听说你平常的成绩也很好,可见你平时把基础打得很牢。如果没有平时的努力,仅靠最后的拼搏,不可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教育局表彰你,号召学生们向你学习,你不能骄傲。你今后要保持这种拼搏精神,争取更好的成绩”
张君宜爸爸滔滔不绝说着,张君宜想起萧重上课睡觉的样子,忍不住瞟着他呡嘴笑。
萧重自然知道张君宜笑的意思,不禁脸上发烧,坐在那里,手脚不知放哪里好。
张君宜看萧重手足无措的样子,赶快把削好的苹果塞给他,萧重又让给张君宜爸爸,这才打断他官气十足的话。
推让一下,张君宜爸爸又说:“小萧啊,我听说了你的身世,你没有收入,生活艰苦,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还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很不容易。我和你阿姨商量好了,决定资助你。你的学费学校替你免了,可是你还要生活,你的生活费我们来承担,你只要专心学习就行。”
萧重虽然不喜欢他说话的官气,但对他善意的帮助还是很感激的,忙说:“谢谢叔叔阿姨的好意。资助的事就不必了我有收入,今年的学费是我自己交的。”
“哦我想起来,你在酒楼打工。可是打工那点钱怎么能够学费数目不小。”
“叔叔,我挣的钱够用,我不缺钱,您不用资助我。”
“真的小萧啊,你不要推辞了,我和你阿姨可是”
“爸爸”张君宜打断了爸爸的话,“萧重说的是真的,他请客都有老板为他付钱呢”说着,瞥了萧重一眼。
那目光有些奇怪,说不出是责备还是赞许,给萧重的感觉是不满和酸意。难以理解
“叔叔,”萧重赶快接上:“我确实不缺钱用,而且我也在资助别人,虽然资助不是很多。”
他说这话,是因为龙仔已经以他的名义给员外村汇出了一笔一千元的款,为的是资助村里的穷孩子。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