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鹤鸣九皋(1 / 2)

鹤鸣九皋:武当山巅的时空回响

晨雾如纱,缠绕着武当山七十二峰。紫霄宫前的铜鹤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林烨睁开眼时,只觉丹田内真气如江海奔涌,周身骨骼似有龙吟暗藏——这具身体的原主,是已近百岁却精神矍铄的张三丰,可此刻掌控这具躯壳的,是来自异世、熟知《神雕》《倚天》脉络的灵魂。

他抬手抚过腰间的真武剑,剑穗上的太极图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昨夜静坐三清殿时,他已将两世记忆彻底融合:他记得杨过在华山之巅与众人作别的洒脱,记得郭襄十六岁生辰时漫天绚烂的烟火,更记得眼前这座武当山,即将迎来六大派的铁蹄踏破山门。

“师父。”门外传来宋远桥沉稳的声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忧虑,“峨眉、少林、昆仑等派的人马已过了朝天宫,距紫霄宫不足十里。”

林烨起身时,步履间自有道家宗师的飘逸,却又藏着几分不属于张三丰的急切。他推开殿门,见宋远桥、俞莲舟等七侠皆着劲装,佩剑悬腰,神色凝重地立在阶下。晨光洒在他们脸上,映出的是守护师门的决绝,却也藏着对强敌压境的不安。

“诸位师侄无需忧惧。”林烨开口,声音是张三丰惯有的温润,却多了几分掷地有声的笃定,“今日之事,非止武当一派的安危,更关乎天下苍生的气运。”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七侠,“只是今日迎战,需听我一言——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伤人性命。”

俞莲舟眉头微蹙:“师父,六大派来势汹汹,若一味忍让,恐难护得住武当。”

“我并非要忍让。”林烨摇头,目光望向山下云雾缭绕处,似能穿透层层山峦看到远方的人马,“只是他们之中,多是被蒙元奸计蒙蔽之人。若能解开误会,便是少一分杀戮,多一分对抗外敌的力量。”

话音未落,山下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不同于六大派的杂乱,倒像是单人独行。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云雾中缓缓行来一骑,马上人身着淡紫长衫,虽已中年,鬓边染了几缕银丝,却难掩眉宇间的灵动与侠气。她手中握着一把长剑,剑鞘上雕刻的牡丹花纹在晨光中若隐若现——正是郭襄。

林烨心中一动,他昨夜以张三丰的身份,遣心腹弟子快马前往襄阳遗迹,寻到了隐居多年的郭襄。他知道,这位小东邪不仅是杨过的红颜知己,更是郭靖黄蓉的女儿,她的出现,或许能解开许多死结。

郭襄翻身下马,快步走上石阶,目光落在林烨身上时,先是一愣,随即躬身行礼:“郭襄见过张真人。多谢真人相召,只是不知真人急召襄儿前来,所为何事?”

林烨上前一步,抬手扶起她,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郭姑娘,多年未见,你风采依旧。今日召你前来,是因武当山下,正有一场大危机,而这场危机,或许只有你能化解几分。”

他话音刚落,山下已传来震天的呐喊声,六大派的人马终于到了。为首的是少林方丈空闻大师,他身着红色僧袍,手持念珠,面色肃穆;身旁是峨眉派掌门灭绝师太,她一身黑衣,面容冷峻,手中的倚天剑在晨光中泛着嗜血的寒光;昆仑派掌门何太冲、华山派掌门鲜于通等人紧随其后,身后是数百名各门派弟子,个个手持兵刃,气势汹汹。

“张三丰!”灭绝师太勒住马缰,声音尖锐如冰锥,“你武当派勾结明教,助纣为虐,今日我六大派前来,便是要替天行道,清理门户!”

林烨立于阶上,神色平静,目光扫过众人:“空闻大师,灭绝掌门,诸位武林同道。武当派素来恪守侠义,何来勾结明教之说?此中定有误会。”

“误会?”鲜于通冷笑一声,上前一步,“张真人,你门下弟子张翠山,娶了明教妖女殷素素,这难道是误会?你另一位弟子莫声谷,惨死在明教中人手中,这难道也是误会?”

林烨心中暗叹,知道这些事皆是事实,却也明白其中的隐情。他正要开口解释,却见郭襄忽然上前一步,目光落在灭绝师太身上,语气中带着几分疑惑:“灭绝师姐,当年在襄阳,你我虽不算深交,却也知晓你是性情刚烈的侠义之人。为何今日会听信谣言,率军来攻武当?”

灭绝师太见了郭襄,先是一愣,随即脸色骤变,原本冷峻的面容瞬间扭曲,眼中迸发出近乎疯狂的恨意:“郭襄?你还活着!你有什么资格来问我?你可知我师兄孤鸿子,就是被明教那群妖魔鬼怪害死的!”

郭襄闻言一怔,她当年与孤鸿子有过几面之缘,记得他是峨眉派中难得的温文尔雅之人,剑法亦是不俗。她眉头微蹙:“孤鸿子师兄之死,我亦有耳闻,可此事与武当派何干?与明教所有弟子何干?”

“何干?”灭绝师太猛地拔出倚天剑,剑尖直指郭襄,“明教妖女害死我师兄,张三丰又包庇明教余孽,他们都是一丘之貉!我若不报仇,何颜面见峨眉列祖列宗,何颜面见我师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