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翘抗感口服液”的市场成功,像一剂猛药,催动着弘济集团这艘大船高速航行。
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尖锐的“药材之渴”。
原先建立的几个定点采购基地,在巨大的需求面前,很快显得杯水车薪。
药材市场价格波动剧烈,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了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的情况,严重威胁着成药的质量和稳定供应。
采购部门的负责人又一次愁眉苦脸地站在陈小满办公桌前:“陈总,麻黄、桂枝的价格这个月又涨了三成,而且抢手得很,好货根本留不住!
板蓝根那边也说今年雨水多,收成可能受影响……
再这样下去,咱们的生产线就得等米下锅了!”
陈小满凝视着窗外,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这个问题,他早已预见,只是没想到来得如此迅猛。
依赖市场散户收购的模式,在集团化、规模化生产面前,已经显得脆弱不堪。
“不能再这样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了。”他转过身,目光坚定,“我们必须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不仅要端稳,还要端好!
要建立我们自己可控的、高标准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这个决定,意味着又一次巨大的投入和一场全新的、与土地打交道的硬仗。
集团内部并非没有反对声音,搞工业的再去搞农业,跨度太大,投入周期长,风险不可控。
但陈小满力排众议:“药材是中药的根!根子不稳,树长得再高也会倒!这不仅是保障供应,更是从源头确保我们‘银翘抗感’金字招牌的核心战略!”
项目再次启动,命名为“磐石计划”,寓意根基稳固。
陈小满亲自带队,组织了一支由老药工、农学院毕业的技术员、土壤专家组成的考察队,再次奔赴全国各地。
他们的足迹深入长白山余脉的茂密山林,考察模拟野生环境的麻黄、五味子抚育基地。
踏上黄土高原,寻找适合黄芪、甘草生长的沙质土壤。
深入云贵川的崇山峻岭,探寻三七、黄连的最佳种植海拔和荫蔽度。
甚至远赴西北荒漠,考察锁阳、肉苁蓉等特色药材的人工种植可能性。
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采购,而是与当地政府、农业合作社谈判,租赁土地,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投资建设灌溉系统、育苗大棚、初加工厂房。
陈小满提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由健民集团提供种苗、技术标准和收购保障,引导当地农户按照严格的SOP进行规范化种植,确保药材的“道地性”和“一致性”。
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遭遇过罕见的冰雹,摧毁了上百亩即将收获的黄芪。
遇到过技术瓶颈,人工种植的丹参有效含量始终不达标。
也经历过与当地农户的摩擦,他们对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充满疑虑。
陈小满一次次亲赴一线,解决问题,安抚人心。
他挽起裤腿,走下田间地头,和技术员、老农一起查看药材长势。
“做药和种药,道理是相通的,都得用心,都得遵循自然规律,急不得,也马虎不得。”他对身边年轻的农技员说,“我们现在多流汗,多操心,就是为了以后病人吃药时能更放心。”
家里的电话也成了“热线”。
安雨琪常常接到丈夫从各个偏远山区打回来的电话,背景音里常常是呼呼的风声或是嘈杂的农舍动静。
她只能反复叮嘱他注意身体,按时吃饭。
父母则在家里念叨,说小满现在比当年插队时跑得还远、还偏。
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开拓和精心培育,“磐石计划”终于结出了硕果。
几个核心药材种植基地陆续进入稳定产期。
虽然投入巨大,但带来的效益是全方位的:核心药材供应得到了稳定保障,质量显着提升且完全可控,采购成本在长期看来反而下降,更重要的是,彻底摆脱了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当第一批自产基地的优质麻黄、桂枝运抵工厂时,陈小满亲自到仓库验收。
他抓起一把干燥的麻黄草,仔细看着成色,闻着那股熟悉而纯正的辛涩气味,脸上露出了踏实而欣慰的笑容。
这绿色的事业,仿佛为健民集团注入了更深厚、更绵长的生命力。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再到广阔的田间地头,陈小满完成了一个中药现代化企业完整的产业链布局。
他站在自己投资的黄土高原黄芪基地边上,望着漫山遍野绿油油的秧苗和远处起伏的沟壑梁峁,心中无比踏实。
他知道,这片土地,不仅能长出养活人的粮食,更能长出救治人的良药。
而他的责任,就是守护好这片希望的田野,让这份源自自然的馈赠,能更好地福泽苍生。
企业的根基,于此愈发坚实。
自建的药材种植基地如同给“银翘抗感口服液”这列高速行驶的列车铺设了更稳固的铁轨,确保了动力源源不绝。
然而,陈小满的目光并未停留在眼前的安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