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传:苗寨星火
叶尘握着方向盘,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青山,指尖轻轻敲了敲仪表盘上的“苗寨导航点”。副驾上的苏瑶正低头整理“苗医助学计划”的资料,封面上印着的苗寨梯田图案,是她特意找设计师按老照片复原的。
“还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咱们开的是租来的旧皮卡,盘山路上熄了三次火。”苏瑶突然抬头,笑着看向叶尘。叶尘点点头,目光落在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口:“那时候李阿婆还拿着草药在村口等,说怕咱们找不到路。现在不一样了,路修宽了,咱们也能给苗寨带点实在的东西。”
车子驶进苗寨时,村口的老枫树底下已经围了不少人。扎着红头绳的孩子们扒着树干,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车;李阿婆拄着拐杖站在最前面,手里还攥着两个热乎乎的糯米粑。车刚停稳,孩子们就涌了上来,有个叫阿木的小男孩拉着叶尘的衣角问:“叶医生,这次还教我们认草药吗?”
叶尘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头:“这次不光教认草药,还能帮你们圆大学梦。”说着,苏瑶打开后备箱,拿出一摞崭新的笔记本——封面是苗寨的晨雾梯田,内页第一页印着蒲公英、艾草的简笔画,最后一页则夹着一张彩色草药图谱,标注着每种草药的苗语名、汉语名和功效。
“这是给你们的‘苗医启蒙本’,”苏瑶把笔记本分到每个孩子手里,“以后可以把看到的草药、听到的治病故事都记在这里,等你们考上中医药大学,这本子就是最特别的入学礼物。”孩子们捧着笔记本,小心翼翼地翻着,阿木指着图谱上的金银花问:“苏医生,这个是不是上次你给我煮水喝的?喝了嗓子就不疼了。”苏瑶笑着点头:“对,以后你要是学会了,还能煮给爷爷奶奶喝。”
下午的小学操场上,临时搭起的讲台上摆着投影仪,叶尘正给孩子们和村民们讲“苗医助学计划”的细则。“只要你们考上中医药大学的苗医相关专业,学费和生活费我们全包,毕业后想回苗寨当村医,我们帮着建卫生室;想跟着我们做研发,随时欢迎。”他的话刚说完,台下就响起了掌声,有位村民站起来问:“叶医生,我家丫头成绩好,就是怕去了城里跟不上,你们能帮忙辅导吗?”
“当然能。”苏瑶接过话茬,“我们已经联系了中医药大学的老师,每个月会派学生来苗寨做辅导,还会开通线上课,有不懂的随时问。”她边说边打开手机,展示着提前建好的“苗医助学群”,“现在就可以扫码进群,以后咱们有啥消息,在群里一说大家都知道。”
就在大家忙着扫码的时候,村医老周举着手机跑了过来,声音里满是激动:“叶医生、苏医生,好消息!咱们村的‘苗医卫生室’终于通网了!远程血压仪也装好了!”他把手机屏幕凑到两人面前,上面是社区医院发来的消息:“设备已调试完毕,可正常上传健康数据。”
叶尘和苏瑶跟着老周往卫生室走,路上还能看到村民们在自家门口挂着的草药串——有驱蚊虫的薄荷,有安神的艾草,都是之前他们教大家种的。卫生室里,新安装的电子屏亮着,屏幕上显示着“苗医健康管理系统”的登录界面,旁边的桌子上摆着远程血压仪和血糖仪。老周拿起血压仪,给一位老人戴上:“您看,测完数据直接传到社区医院,医生远程就能看结果,不用再跑几十里路去镇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