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毛文龙决定故技重施后不久,整个锦州以东便爆发出了震天动地的炮声。
为了更够完成袁可立的军令,刘思、麻鸿允、乔养贤及李平东四人就选择不过了,二话不说就将神武左中营及下属营团的武器储备全拿了出来。
仅一天左右的时间,他四人就向锦州以东的暗堡沟渠、土丘密林中丢出了不下两千枚炮弹。
随着刘思四人展开了炮击,何太善、吴襄、高见、张宏业四人就带着各自属将开始了北上迂回了。
而锦州以东的正面之敌,也在莽古尔泰的指挥下利用为数不多的火炮展开了反击,只不过由于他建奴的火器数量限制,所以莽古尔泰的反击也并未杀伤了多少明军。
听到如此震天的炮声,站在东江城头上的毛文龙就脸色阴沉了起来。
“娘的,这皇太极是疯了吗?惹谁不好,偏偏惹那袁可立!”
说实在的,在毛文龙看来,那皇太极一部是说什么也破不了锦州的,而与其硬耗在大凌河城,那还倒不如去劫掠破坏一番,然后再退回平阳堡等地来的好。
而他之所以会有此认为,主要还是因其出身和对于索要目地的不同。
皇太极要的是什么?
他要的并不是强占大凌河城,而是要借机给驻守在宁锦防线的守军放血,同时又想利用此次合围招降祖大寿。
因为,祖大寿的声望和分量,在明廷内部那是很重的,而招降了他,不但可以打击大明的士气,还可借此布局接下来的进攻锦州之事!
可毛文龙呢?他要什么?
对于眼下的毛文龙来说,这没有什么事情是能比得上自己的安家性命及富贵。
所以为了能保障自己可以继续享受这荣华富贵,他毛文龙便就选择了给朝廷演戏!
在这里插一句。
可能在许多人眼里,毛文龙对于明朝是功大于过的,为人也颇为“忠勇”。
可据我查到的各方资料显示,这毛文龙的言行是极其不一的,一边是在向朝廷不断的索要粮饷,一边又在大走私搞商贸并和袁崇焕对抗(袁崇焕想在辽东搞一言堂,毛文龙不听他的)。
对于建奴方面的掣肘,除了在天启初年及天启六年时有些大作为外,剩下的时间,就基本是等于在求自保了。而他登陆上岸的部队,也大多是在打游击,根本就没有有效打击过建奴后方的记载。
而除了这些记载之外,在后金档案里,还留存着七封与皇太极的来往书信。甚至在那些书信中有一句十分惊人的言辞。
既“无论尔取山海关,或我取山东,若从两面夹攻,则大事可定矣。我不分尔所得,我亦不归尔管辖的叛臣言辞!
我们再说回来。
瞧见辽西那边是动了如此大的动作,毛文龙深吸了口气,然后便就改变了决策,决定让陈有时加大“出兵”的力度了。
他虽然是加大力度了,但他却也不想投入过多的力量。于是在他的授意之下,陈有时就命中军徐敷奏、副总兵陈继盛以及游击刘兴祚等人,率领起一万五千人就向丹东进攻了。
这被陈有时点名的几人,一是袁崇焕安插进来的人,二是一部分从辽东招募来的降将,总之主打一个借机排斥异己!
的确,自从袁崇焕到任之后,旋即就以督师之名在东江镇里插手军政要务了。
而他为了挟制毛文龙,上来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借着阅兵的名义就在东江镇里设立了四协,而此举瞬间就削弱了毛文龙的军权!
袁崇焕除了在东江设立四协外,他同时还颁布了“禁海商入市”及设立“饷司”的政令,同时又安插了不少亲信进入其军。
没错,这以西协的刘兴治为首,袁崇焕是在东江镇里安插了足足两位高层进去,其目的就是为了引起东江镇的内斗,进而好控制东江镇。
而他这做法,在历史中的结果来看是极坏的,因为他这四协再加上双岛怒杀毛文龙一事,这直接就促成了皇太极不用在思虑大后方了!
幸好,在这个时空,经过张书缘的提醒后,袁崇焕就并未选择杀了毛文龙了,所以这哪怕是他分化了毛文龙的兵权,也无法造成历史中的那般后果了。
……
大军开拔,一百五十多艘舰船就驶向了丹东。
瞧见海面上有舰队驶来,驻守在丹东的建奴将领旋即就发现了此队。
而在发现有舰队驶来后,他第一时间就选择了向李永芳上奏,同时又命令岸防部队利用老旧的火炮开火。
炮声震天,海水激荡。
随着双方的不断接近,于是很快这海里的鱼就因双方的炮火而死伤了一片。
而毛文龙所部的舰船,也因此损失了二十余艘,更是有一千三百多人藏身到了海里。
随着舰船的不断抵近海岸,中军徐敷奏就身先士卒的跳下了船舱,带着一干亲卫就杀向了建奴守军。
虽说这徐敷奏几人是袁崇焕的亲信,但碍于老上司被贬斥调走了,所以他也就想急于建功了,好能早些时候调离这该死的东江镇。
没错,他们几人在东江镇内过的并不好,虽然物资的供应是和其他人差不多,但手中的权利却是有很大的折扣,而且还经常的性的遭遇到毛文龙旧部的白眼。
所以,这尽管徐敷奏等人是明知,那毛文龙和陈有时是要借机弄死自己,但他们却也是瞧见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于是,跳下船的徐敷奏就如同发了疯一般的带着部队猛冲!
刚开始,这双方还能僵持一二,但随着有越来越多的东江镇兵卒涌入,所以只用了半天多的功夫,徐敷奏一行就在丹东的滩头上设立了前营,并开始了核算战损。
而驻守在此的建奴将领,当即就带领起五百亲卫逃向了镇江堡,并请求李永芳出兵了。
李永芳是何人?
这李永芳本为明辽东游击将军,但随着战事的不利以及自己被困抚顺,所以他便就投降了努尔哈赤,成为了第一个叛变的汉将。
努尔哈赤对其也不错,不但封了其三等副将,还让他迎娶了阿巴泰之女为妻,而随后他便就铁了心的开始为建奴而服务了。
这基本上可以说,他李永芳在建奴之中是有战必随,而随着那些战功,他也被努尔哈赤封为了三等总兵官,更是于皇太极继位当年,跟随阿敏征讨了朝鲜。
……
几乎是同时,随着那位建奴将军的抵达,徐敷奏一行也做出了决断。而他们几人的计划是,分兵而行,徐敷奏亲率四千人进攻汤山堡、副总兵陈继盛则领四千进攻镇江堡,游击刘兴祚则领三千余人向西进军,打算攻克其黄鹘堡并与复州之军合并北上收复我海州卫一域。
而方才的登陆作战,徐敷奏一行也是损失不小,粗略估算是折损了三千多人,舰船、军械更是损失颇大。
但好在,眼下还是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所以众人的军械补充还是很好解决的。
当然,这几人也是常年从军之人,都知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道理,于是在做出决定后,他们几人就开始分道扬镳朝着各自的目标奔去。
……
我们再说建奴方面。
当前线重重战报传到大凌河城下的大营中时,皇太极是正在思量着下一步的打算。
可还未等他思索出些什么的时候,就只听营外西边的炮声停了。
在听到没炮响了之后,皇太极瞬间就从思索中清醒了过来。
“外面怎么炮听了?”
“回禀大汗,这应该是我莽古贝勒大破了正面之敌。如若不然这炮声应该是不会停的。”
听到大汗询问,身在营帐内的范文程就挪动了一下轮椅说道。
“是吗?那看来这袁可立也不过尔尔。”
见范文程是如此言语,皇太极就哈哈大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