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股长带着五十六团的支援知青,在黑河城外一个背风的山脚下扎营,旁边不远就是五十五团的营地。
五月初的黑河,地下的寒气正是往上返的时候,中午气温有时在十度左右,但晚上就降到零度左右,此时住帐篷,就别提多遭罪了。
齐霁如果单独住一个帐篷,她肯定会把奇迹空间里的床垫寝具拿出来用的,但曹股长为了安全起见,让她和米小冬住一个帐篷,她有再多的保暖设备,也是枉然了。
曹股长是个人帅心善的,他命人把十公分粗的圆木铺在齐霁她们的帐篷里,上面还垫了从城里淘来的草垫子,有热水也都是紧着她们喝。
有宋继根那个精神病做对照组,曹东升简直就是个超级暖男,米小冬对他印象也不错,“曹股长人真好,仅次于我们连长!”
“是,你们连长确实不错。”齐霁还记得那次挖土豆时,十二连连长对她的照顾,“对了,她妻子随军了吗?”
“还没有,说是级别不够,去年她媳妇儿带着儿子来探亲了一次,小孩儿长得可好看了!”
“特殊时期特殊处理,这随军级别就别卡那么严了,两地分居啥时候是个头啊!”
“是啊。听说已经打报告了,就是高团长还没批就要调走了,估计得新团长批了。”
提到高团长,齐霁就想到宋继根这货居然要提副营了,提了之后他媳妇就能随军了吧!齐霁忍不住腹诽,这宋继根是不是两地分居阴阳不调才导致的这狗脾气啊!
不对,说他是狗脾气都侮辱了小喜!
第二天清晨,齐霁在冰凉的被窝里醒来,小喜扑棱一下站起来,抖抖毛,齐霁连忙放它出去撒尿。
接触寒气,齐霁一连打了三个喷嚏,心里更加痛恨宋继根,有些人,不能因为他穿了军装,就当他是君子,她都不跟他计较了,两年过去这人居然再次发难,看来,必须是要以彼之道,还彼之身了。
那是返回临江农场以后的事情了,目前需要解决的却是住宿问题,齐霁躲到树林里打开手机,火速建了十个木屋,挤就挤点吧,反正也住不了几天。
返回时,帐篷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暖烘烘的木屋,里面还坐着两个五十五团的女知青。
本以为很快可以出发,结果一连逗留数日,黑龙江仍然没有开江。
而在黑河城外聚集的兵团知青却越来越多,一周下来,竟有了四五千之众。
原来,不止是五十五团和五十六团来此集合,各个兵团来支援的知青都需经由黑河乘船北上。
此时中苏关系十分紧张,随着多次边界谈判的失败,苏方在边境地区部署了重兵,形势几近白热化,稍有不妙,就是一场大战。
而修建国防公路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兵团,本就是一种屯兵的方式,平时种田,战时参战,齐霁私以为,这次支援漠河的筑路队,更像是一次民兵的大集合。
本来是准备分批次乘船而上的,现在却形成了拥堵之势,大家苦不堪言,吃水如厕都是难事。木屋基本都让给领导和女知青住了,男知青们则硬靠着火力旺,继续住帐篷。齐霁倒是想再建木屋,可是四五千人,得建多少屋子啊!——并且,备战时期,可不能把金币和绿钞都用在盖房子上。
营地就在城边,但兵团知青们被勒令不许随意走动,要静待命令,好在各团每天都有进城的名额,采购食材和生活必需品,男知青们也不跟女生争,所以几天时间里,齐霁就得了两次进城的机会。
第一次米小冬也去了,但她这个人抠惯了,一律只看不买,竟然一分钱也没花。齐霁却不管,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买了一堆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