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集:《锈蚀的齿轮》(2 / 2)

“头儿,看看这个。”小李递过来一本泛黄的技术手册,封皮上印着《工业控制网络安全规范(试行)》,1997年版。内页里夹着一张手绘的电路图,用红笔在“远程维护接口”旁画了个圈,旁边批注着:“预留拨号口,方便夜间调试,切记加密。”而在电路图的角落,有人用铅笔淡淡描了个笑脸,像个恶作剧的记号。

“后门。”老郑的声音里带着愤怒,“当年为了图方便留的远程接口,用的还是默认密码!”他指着服务器屏幕上跳动的乱码,“你看这数据传输模式,跟王工当年写的维护程序一模一样,只是被人加了个数据封装层。”

杜志远的手指划过手册上的铅笔印,那笑脸的轮廓已经模糊,却像一根细针戳在他的记忆里。他想起三个月前在王建国家里喝茶,老爷子指着客厅里的老式座钟说:“你看这钟摆,走了五十年没出过毛病,比你们那些智能手表靠谱。”当时他还笑着反驳,说机械结构迟早会被芯片取代,现在想来,老爷子眼里的惋惜或许另有深意。

“嗡嗡——”最前面的服务器突然发出一阵异响,散热风扇挣扎着转动了两圈,屏幕上的乱码瞬间变成了清晰的英文指令。杜志远瞳孔骤缩,那是境外某黑客组织常用的控制协议!他猛地拔出腰间的电磁干扰器,却在按下开关的瞬间顿住了——主机箱侧面的散热孔里,掉出来一个用牛皮纸包着的东西。

展开纸包,里面是半块生锈的齿轮,齿牙间还卡着一段断了的电话线。齿轮的背面刻着极小的字:“1998.6.4,调试失败,暂封。”杜志远认得这字迹,是王建国的亲笔。他突然想起老爷子退休前最后一次来单位,手里攥着个布包,说是要把“没用的老零件”带回家收藏,当时他还帮忙拎过,包里沉甸甸的,像是装着几块废铁。

“电源找到了!”小李在墙角惊呼,“是个太阳能充电宝,接在通风口的采光板上!”那是个样式老旧的充电宝,外壳印着“2015限量版”,电量指示灯只剩一格在闪,却顽强地给这堆老古董供着电。杜志远突然明白,为什么数据泄露会在三十年后爆发——不是黑客刚发现这个后门,而是有人在三个月前,悄悄给这里接上了电源。

他摩挲着手里的齿轮,铁锈蹭在指纹里,像某种时间的印记。王建国当年留下的,或许不只是一个技术后门,更是一个关于信任的隐喻——他相信老伙计们不会滥用这个接口,相信时间会让一切隐患自然消亡,却没算到技术的生命周期会被人为延长,更没算到“老东西可靠”的执念,最终成了被撬动的支点。

“通知总部,”杜志远的声音有些发涩,“数据源头找到,是1998年纺织厂改造时的遗留后门。另外,帮我联系王建国工程师,就说……我想再跟他喝次茶,聊聊老零件的事。”

走出地下机房时,傍晚的阳光刺得他眯起眼。厂区里的老槐树沙沙作响,几片黄叶落在肩头,像某种迟来的提醒。杜志远抬头望着天空,突然觉得那些在数据洪流里奔涌的0和1,其实从未真正消失,它们只是换了种方式,藏在锈蚀的齿轮里,躲在泛黄的手册中,等着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成为时间埋下的、最锋利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