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1 / 2)

庐州月 紫玉轻霜 2239 字 2个月前

第八十一章

为了让如筝好好休养,他们在台州停留了两天,等到她的头痛病好转之后,才重新启程。连珺初对于此感到很是歉疚,总觉得是因为自己对她说了太多关于于贺之的事情,让她心神不宁才导致了这结果。

岳如筝却不愿承认,连珺初喟叹道:我现在看到你受伤就怕。

我这又不是受伤。车轮滚滚,岳如筝抱着双膝坐在马车里,这痼疾发作得很是突然,但去得倒也算快。她虽然还是有点疲惫,但经过休息之后,似乎已经不再有那种疼痛之感了。

连珺初坐到她身边,道:那恐怕也是因为小时候受伤而造成的吧?他想了想,又问她,那天你是不是听到了远处的箫声?

岳如筝一震,心头隐隐笼着阴冷,她讷讷地道:是听到了。

连珺初那天便觉得有些蹊跷,如今看她神色有异,更觉得古怪。他仔细看了看她,道:如筝,那箫声让你想到了什么吗?

岳如筝咬着下唇,紧紧抱着双腿,低下头道:没有……我只是不想听见那种悲凉的声音。

连珺初沉默了片刻,道:其实我母亲就安葬在那山上。

岳如筝啊了一声,原先她只知道唐氏夫人被连海潮安葬在她去世的地方,却不料正是在那赤城山之上。她不由感到有些愧疚,小唐,要不是我头痛,你是不是准备上山去祭奠你的母亲?

连珺初靠近了她,低声道:我在去庐州之前,曾在她墓前许下心愿,想要带你一起去看她。

岳如筝心头一暖,又带着微微的酸涩。她不知别人都是如何议论这位叛出唐门的女子,可在岳如筝心里,只知道她是小唐的母亲,受尽苦难,最终却落得长眠深山的结局。

小唐……岳如筝轻轻倚着他,闭上眼睛,道,等我们见过师傅之后,再一起去赤城山看望你的母亲吧。

好。他的眼里浮起淡淡的笑意。

初春时节,大地虽还未曾回暖,但过了淮河,原先那凄厉的北风已渐渐消融了寒意。

再度回到庐州,岳如筝的心境已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马车在进入城门的那一刻,她不由自主地深深呼吸了一下。这些年来,从第一次奉师命赶往雁荡开始,她似乎总是在不断地往来奔波,有时是怀着欣悦,有时则是深藏痛苦。然而现在这一次的返回,则让她既满怀期待,又隐含担忧……

她正望着窗外发怔,街上人群中忽有一女子的背影引起了她的注意。

茜儿!岳如筝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

茜儿原本正挎着小竹篮匆匆忙忙地赶路,听到这喊声,忙不叠停了脚步四处张望。岳如筝探出身去朝她连连挥手,茜儿又惊又喜,三步并作两步跑到车前,脸上洋溢着笑意道:小姐!你总算回来了!

岳如筝按捺不住欣喜之情,起身撩起车帘,将茜儿拉进了马车。茜儿才一上来,就看到连珺初也坐在车内,她先是一愣,随即回头看了看岳如筝,呀了一声,脸上泛起绯红。

小姐,你们……她兀自说着,一双聪慧的眼睛不住地瞟着岳如筝与连珺初。

岳如筝抿着唇笑,按着她的肩头让她坐了下来。连珺初温和地看着茜儿,道:承蒙你的相助,如筝才离开印溪小筑过来找我。

茜儿的脸上还是微微发红,她小声道:可不要再说这事,不然我可真要被赶出印溪小筑了。

师傅她知道是你通风报信?有没有责罚你?岳如筝紧张地拉着她的手。

她当然猜到是我告诉了卫公子……茜儿嘟着嘴,耸耸肩膀,将我好一顿骂,不过也只是这样而已,没把我怎么样。

岳如筝看她说得轻描淡写,知道她肯定也受了不少委屈,难免有些内疚。茜儿却转了转眼眸,打量着连珺初,又凑到岳如筝耳边,悄悄道:看来你们已经和好,我总算没白挨。

岳如筝略带腼腆地笑了笑,这时发现茜儿带着的那个竹篮里装着香烛等物,不由问道:这是要做什么?

茜儿扬起眉道:小姐,你莫不是高兴得分不清东南西北了?你想想明天是什么日子?

岳如筝一怔,这才惊觉:明天是师祖忌日,我竟然忘了时间!

还好你赶了回来。茜儿叹道,我看夫人这些天来一直兴致不高,其实她心里肯定是惦记着你呢!你不如趁着这时间跟她好好说说,让她别再生气了。

岳如筝蹙眉点了点头,这时连珺初忽而问道:既然是印溪小筑先祖忌日,那么于贺之应该也会在场吧?

听他问起这话,岳如筝心中一惊,但茜儿毫不知情地回道:是啊,原本他早就要走,但师傅说一定要等到祭奠了祖先之后,才能让他回乐清呢。想想也是,邵师兄现在去了衡山还来不及回来,实在是没人了……

岳如筝犹豫片刻,忍不住问她:听说师傅曾让你和阿洪去伺候于师伯?

茜儿不知她为何要问起这个,皱了皱眉,道:其实我们去了以后都很少看到他,他好像经常不在住处……

连珺初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了然,岳如筝与他对视了一下,正想发问,茜儿道:小姐,你们现在是不是要回印溪小筑?

岳如筝想要点头,却听连珺初道:今日天色已晚,我们就不去打搅江夫人了。等到明天再去拜访。

茜儿愣了愣,连珺初又淡淡一笑,还请你回去后先不要说起遇到如筝,以免让前辈觉得我们不懂礼数。

好。茜儿虽不知他为什么不在今天就带着如筝回去,但她看到眼前这两人已然成双成对,便不加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她因急着赶回去,也没再与如筝多聊,就此下了马车,匆忙朝着城郊方向而去。

茜儿离去之后,连珺初便吩咐车夫驾车去寻一处住宿之所。途中,岳如筝望着连珺初道:为什么要明天再去见我师傅?

连珺初放低了视线,端端正正地坐在她对面,道:我想趁明天印溪小筑祭祀之时去,会比较郑重一些。

岳如筝静了一下,道:明天于师伯也会在场,我觉得还是今天先去跟师傅说清楚会更稳当些。要不然明天我们忽然出现,说出来的话又不一定被别人相信……

如筝,这些事你不需要多考虑。连珺初缓了语气,像是在安慰她似的道。

我是担心师傅会以为我们在骗她。岳如筝深知师傅虽很少发怒,但性子却极其执拗,尤其是对于自己认定的事情,更是不容别人质疑。

连珺初见她又是愁云不展的样子,只得叹道:如筝,你怎么变得那么胆小了?

岳如筝被他一激,瞪着他道:我还不是怕师傅因为生气而更看不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