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没有……考虑过再给他,再给他一次重来的机会吗?
再给他的兄长……一次挽回的机会。
明明这一世,还什么都没有发生不是吗?!
元始掩了眼眸,眸底冰凉一片,霎时间,仿佛世间的一切都离他远去。
那日碧游宫中的景象再度浮现在他的眼前,清晰入骨,痛彻心扉。
通天站在光明处,那般明亮的天光落至他的身上,令他弯眸笑起来的模样都透着几分暖意。
他几乎以为,几乎以为他还有机会……去改变这一切。
只是……刹那间,他的美梦便破碎了。
通天对他说:“我不信你,元始。”
他又道:“我不信,也不敢信。”
不敢信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竟是,不敢信他啊。
元始啊元始,你当年到底做了一些什么?才让你的亲弟弟,从此再也不敢信你!
他能信任女娲,能信任后土,还有东皇太一,妖皇帝俊……那么多的人,却独独……不敢信你!
元始天尊,竟一时不知道该去庆幸他永远是他弟弟眼中的“独一无二”,还是应当恨透了这份“独独不信”。
老子凝视着他,又长长地叹了一声:“元始。”
元始眸光疏冷,仿佛在那个瞬息浸透了冰凉的雪水。
世人总说霜雪冻结的时候最冷,可实际上,分明是雪化开的时刻,最是冰凉彻骨,冷得他连魂魄都有些不宁。
冰雪从不为人消融,但它一旦融化,便是刻骨的冰冷!
“大兄,世上怎么会有这么狠心的人呢?”他语气缥缈无垠,一字一句,道尽了心头隐隐的痛楚。
元始问:“上清通天,为何能……如此决绝,如此无情。”
他道:“是我的错,对吗?”
老子垂眸看着他,衣袂被寒风鼓动着,微微扬起了一片袍角,像是一只孤寂的飞鸟,踽踽独行于世间。
“是我们的错,元始。”老子回答了他。
他的眉眼之间亦是沉郁之色,重重地压在他的心上,百折千回,断送了他的无为之道。
心已乱,道已毁。
昔年插手封神,今朝兄弟情断,既已入此滚滚红尘,深受红尘之苦,如何才能道一句“清静无为”?
怕是连他自己,也要嘲笑自己的无为之道,根本不曾“无为”!
元始同样好不到哪里去。
他立下的是“阐明天地正理”之道,可昔日的天道,早已被通天一剑斩落,就此陨落于茫茫混沌之中。
通天已证大道,证明了他的一线生机之道,同样能够证得无上大道。
那他呢?
他昔日字字句句,责骂通天“旁门左道”,又反复斥责他“不分好坏,一味乱收”,只愿截教就此败亡,而他弟弟能够“知错就改,改过自新”……
至于今日,元始天尊之道,又当何去何从?
谁也不知道。
……
老子与元始只是静静地站在一处,面对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一齐仰起首来,望向了三十三天外。
紫霄宫中的热闹与欢腾,丝毫没有触及昆仑山巅的玉虚峰,更没有落在这座寂寥冷清的玉虚宫中。
世人都在为通天成就大道圣人而欢喜,亦为这场天地间绝无仅有的结侣大典而庆祝。
可这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没有了他们这两位兄长的约束与警告,上清通天便再也没有了拘束,可以彻彻底底地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耀眼光芒。
往前数万万载,往后数万万载,世间再无一人,如上清通天这般耀眼夺目!
那是足以映亮整个时代的光芒,甚至令无数后来者,都忍不住倾慕仰视,念念不忘。
他们将追随着圣人的脚步,一步步攀登着属于自己的大道,写就自己的传奇人生。或有一日,也将成就一番壮丽伟业。
只余下这一座昆仑山……
太寂静了,太冷清了。
那是再多的人,再多的言语,也填补不了的坟墓般的冷清。
三清不复三清,他们永失幼弟。
悔矣,孤矣。
然前世今生已定,终不可改也。
往后的日子从此一眼便能望尽,那是永生永世,永远相随的孤独寂寥,至死方休,纵死不改!
前尘旧梦,因果轮回。
这就是,属于元始与老子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