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愿生死相许(1 / 2)

第215章 愿生死相许

如果要问通天, 证得大道圣位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

执着三尺青锋,一剑劈开浩渺混沌,顺利重演洪荒诞生之景的通天圣人, 大概只会用四个字来回答:“水到渠成”,仅此而已。

命运长河之中, 少年的眉眼间仿佛拢着一层朦胧的雾气, 容貌模样都显得缥缈三分, 不似凡尘中人。

他低眸注视着他脚下缓缓流淌着的河流, 看着众生的命运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一点一点向着各自的方向流淌而去。

通天抿了抿唇,神色间略有几分出神, 分外专注地看去。

命运长河向来波澜壮阔,其间群星璀璨, 各自辉映了一个时代, 他垂眸望去,瞧见了不少熟悉之人的身影, 唇角不由上扬几分,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

待他慢慢往前走,越来越多的生灵的命轨映入了眼中,好看的星尘洒落在命轨之上, 莹莹闪烁,它们被研究命理之人, 称之为“变数”。

没有人的命运是固定不变的。

人生在世,从心而已,心之所向, 命途百转。

通天于冥冥之中生出感悟, 他越往前走, 关于天地大道玄而又玄的道理,便越发自然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帮助着他理解着洪荒的运转。

往后的洪荒,需要他的力量将之支撑。

他懂的越多,越能让这个世界在失去了天道之后,同样能够顺顺利利地,甚至更加顺畅地运行下去。

圣人的目光愈发专注,一步一步,坚定不移地往前走去。

经霜雪,历风雨。

九曲百转,百折不挠。

猛然间,通天的步履微微一顿,略微怔然地望着眼前的景象。

命运长河微不足道的一角中,他看见了一只只蜉蝣的身影。

蜉蝣者,朝生而暮死。

昔日他授道于蜉蝣,令其生出灵智,却无法改变它们的命数,因而蜉蝣必然陨落,难以真正踏上道途。

圣人垂落了眉眼,手指轻轻抚上了自己袖中的朝生剑,想了片刻,又俯下身去。

他略微拨动了一下它们的命轨。

求道乃天地赋予众生的权力与自由,既是权力,自当人人有之,包括蜉蝣在内。

旋即,通天站起身来,唇边带出了几分轻快的笑意。圣人沐浴于天光之下,群星都不由自主地追随着他,将光辉洒落到他的身上。

天地钟爱,不外如是。

通天继续往前走。

一边看,一边琢磨,偶尔又出手略微干预一二。

命运的轨道交织出了无数的可能,而这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中,通天看见了属于洪荒的,璀璨无边的未来。

洪荒的未来属于洪荒的众生,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这一点。

天道自以为能用这些生灵的牺牲能够拯救洪荒,却不知祂这种行为,反而令洪荒愈发动荡不宁,怨念丛生。

一饮一啄,皆是因果。

通天喟叹一声,摇了摇头,不再去想。

偶尔的瞬息,他路过了他前兄长的命轨,那里被冰霜覆盖,泛着浸入骨髓的寒意。

命运笔直地向着一个方向延伸而去,不曾回头,不曾犹豫。

通天驻足看了片刻,什么也没说,继续朝着他的前方而去。

殊途同归,奈何不归。

既已不归,陌路人也。

……

在外界为洪荒的变化而欣喜之时,通天悄无声息地踏遍了命运长河的每一处角落,静静地将众生的命运收纳入眼底。

他为之而喜,为之而悲,又渐渐地,平复下一颗心来,不偏不倚,公正待人。

红衣圣人端坐于命运长河的上方,任凭流水湍湍而下,只对着它,许下了最后一个小小的愿望。

他说:“愿我截教弟子,皆复来归。”

——洪荒之大,我还会遇到我的弟子吗?

——当然,会啊!

圣人最后的遗憾与心愿,也不过是他为之付出了半生,至今仍然不曾悔过的截教罢了。

东海碧游宫上,昔日的万仙来朝之景,或也有重现之日。

只是,他不求荣华与虚名,只求能够再见他的弟子。今生今世,当庇护他们逍遥自在,做一世畅快的神仙。

……

许完心愿之后,通天方才站起身来,又回首看了一眼命运长河,旋即平静地踏出了此地,重新进入洪荒之中。

圣人简单地整理了一下衣冠,便对着整个洪荒开了口:“今吾通天,证得无上大道,成就圣人果位,将代天道,执掌洪荒,以求洪荒不灭,万代相承!”

一言出,天机响应。

洪荒上下,繁花刹那盛开,草木顿时繁盛,天地之间,碧空如洗,一览无余。天花乱坠,金莲地涌之景,遍地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