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君愁我亦愁
洪荒之上, 缓缓下起了一场鹅毛般的细雪。
女娲微微仰起首来,看着雪花悄无声息地落下,沾湿了她的眉睫。
她于冥冥之中产生了几分预感, 仿佛有什么惊心动魄的大事已然发生,心中却并不悲伤, 只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怅然之感。
这般情绪, 并非出自她的内心。
女娲思索了半会儿, 逐渐反应过来, 这是属于洪荒的情绪。
后土走至她的身旁,伸手去接那纷纷扬扬落下的大雪,流露出几分了然的目光:“风希, 结束了。”
她说出这句话时,有半晌的怔然, 又回转过身来, 对着女娲扬起了一个笑容:“天道已陨。”
在后土的身后,有天光一线破开了重重的阴云, 徐徐地映亮了她一侧的面颊,她眼眸炯炯有神,跃动着别样的色彩。
女娲擡眸看去,亦是一笑:“是啊, 结束了。”
她看着雪花飘落,温柔地掩盖了遍布着沧桑痕迹的山河, 覆盖了尸骸与鲜血,又见脚下的生灵们仰起脸来,尚且不知发生何事, 已然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情。
人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 好奇地看着天上飘落的雪花, 又颇为欣喜地指着天穹:“你们快看,乌云散去了!”
于是他们纷纷擡起了头,满怀欢喜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幕景象。
……
碧游宫中,伏羲走出院落,遥遥看着碧游宫下方的景象。
不知何时,鲛人又悄悄地出现在了礁石之上,试探着用美妙的歌喉发出第一声歌唱。
清越的歌声之中,万物纷纷苏醒,银色的小鱼猛然一跃,从遍布在碧游宫群岛中的阵法中一跃而出,重新回到了属于它们的大海。
见着这一幕,他忐忑不安的思绪此时奇迹般地平静了下来,一颗提起来的心,也渐渐放了下去。
下意识的,他为自己起了一卦,还未等卦象出来,他便犹然生起一种轻松之感,仿佛有什么压在他头顶的东西,在刚刚已经彻底烟消云散。
再定睛一看自己卜出来的卦,伏羲微微怔然,又倏地扬起唇,露出个放松的笑容。
“世人传说,洪荒有一种鱼,其名锦鲤,遇之可带来好运,如今看来,通天道友之作用,或许可以比之锦鲤。”
他顿了一顿,又由衷地开了口:“当然传说只是传说,终究还是比不得通天道友的。”
至少对他伏羲来说,确实如此。
当年与圣人相逢于垂钓之时,或许也算是一场命中注定。
……
洪荒各处,人皆有感,无需言之。
哪怕是不知道混沌之中发生了何事的,也在刹那之间,感知到了天道的陨落。
昆仑山漫天的荒雪之中,老子阖眸不语,又是长长地叹了一声。而在他身后的静修室内,元始倏地从静悟的状态中醒来,神情恍惚,跌跌撞撞地站起身来。
他一手正欲推门而出,又茫然地止住,一身雪色的道袍,仿佛比外面纷纷扬扬的大雪更加冷上三分。
长久的凝滞之后,天尊慢慢地坐了下来,目光没有焦距地望去,良久之后,轻轻咳嗽了一声。
唇角带血。
……
广袤洪荒之中,长长久久地压在众生头顶的天道,在悄无声息的时候,骤然陨落。
祂的死亡像是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又像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前路茫茫,谁也不知道往后会走向什么样的方向。
帝俊握着河图洛书的手微微犹疑,目光又落到了面前摊开的一卷阵图之上,半晌之后,他放下了河图洛书,转而执起了这卷在洪荒赫赫有名的诛仙阵图。
他看向了身旁的羲和,沉吟一二后,方才出言道:“羲和。”
“嗯?”羲和侧身看他,似有几分不解。
帝俊问道:“你把孩子们交给上清圣人教了吗?”
羲和点了点头,又道:“要把他们带回来吗?”
帝俊否决了她的提议:“不,暂时就这样吧。”
他停顿了片刻,又颇有些感慨地开了口:“洪荒的天,要变了。”
在新的时代中,他必然要为妖族选择一个更好的未来。他希望,那是一条正确的,足以保障妖族千秋万代的道路。
……
底下的洪荒风云变幻,混沌之中,却是从未有过的平静。
往日肆虐的罡风,时不时出现的惊雷,以及那危险至极的时空乱流,都被通天圣人的一念隔绝在外。
他擡起眼眸的瞬息,只瞧见了他的师尊,只愿去看他的师尊。
鸿钧身上的衣袂沾染了几分法术的痕迹,衣摆处仿佛有烈火灼烧后留下的灰烬残余,雪色的发披散在身后,只微微擡起了一双淡漠出尘的眼眸。
又倏地柔和了眉眼。
通天却已然震惊地睁大了眼,震怒道:“师尊,天道是不是打你了?祂居然敢打你!”
他急匆匆地上前,抓着鸿钧的手左看右看,又忍不住拽住他的衣袖,仿佛下一刻就要把人扒掉衣袍细细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