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譬如今日生(2 / 2)

即:佛与道,如何才能共存在他的身躯之中?

抛却其一?

可它已然是骨中之骨,肉中之肉!

强求圆满?

可道依旧是道,佛依旧是佛!

命运如此,总叫人无可奈何。可他总想着,要去战胜这样的命运。

因而,他为他的大道,求索了无数的岁月。

自前世到今生,从玄门到灵山。先修道,后修佛,如今佛道双修,互相佐证,又互相排斥,苦苦寻找着唯一的平衡点。

多宝忍不住去想:他的道在何方呢?

……

惶惶天地之间,头顶威压重重。

天道垂眸望去,只见多宝道人颓然半跪在血水之中,袈裟曳地,长剑黯然。袈裟为佛门弟子之衣,诛仙剑乃是玄门重宝,珍贵无比。

此两物,如此矛盾!偏又如此和谐地统一在一个人身上!恰如他这个人一般!

诸般念头只是一霎而过,眼前的杀机却是历历在目!

天道下定了决心,便已然不会为其犹豫。此人既然不能为祂所用,那么,他就只会是一块碍眼至极的绊脚石,一个必须要去扫除的阻碍!

祂再度催动了接引的身躯,丝毫不顾虑这具身体的崩溃与毁灭,光洁无瑕的皮肤之上,道道裂缝清晰可怖。

那双古井无波,漠然无情的眼眸,死死地注视着多宝,像是已经宣判了他的死亡。

“怪就怪,你与本座为敌吧!”

多宝道人却是不为所动,深陷在耳畔那道佛音之中,再也不受外界的干扰,竟是陷入了一种玄而又玄的顿悟之中!

这是何等的天赋?!以他这般低下的跟脚,偏生有着这样超然于绝大多数人之上的灵慧!

见此情形,天道眼中杀意更甚。

雷霆划破了天地,往着多宝头顶重重地劈砍而去,而就在这个瞬息,原本黯然失色的诛仙剑,竟是自行挥动,剑光如雪般清绝,生生挡下了天道一击!

——那是通天留给他弟子的庇护。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多宝下定决心,自己去寻觅自己的道的时候,他那个始终放心不下自己弟子的师尊,便为他设下了这样一道禁制。

通天对他说:你可以肆无忌惮,横行天地。只要他想要,只要他愿意。

因为他的师尊始终在他的背后。

所以,多宝可以放手一搏,无所顾忌。

茫茫的雨水遮蔽了天地,入目皆是雨幕纷纷,什么也看不清,什么也瞧不见,多宝的眼珠子却是无声无息地转动了一下,整个人从木然的姿态霎时间变得灵动。

他不自觉地凝望着眼前这一幕,望着那道出尘的剑光,有着凛然的风骨,决然的姿态,傲然挺立于天地之间。

那道剑光庇护着他,一如他的师尊,自始至终,从来不曾改变。

多宝不自觉地伸出手来,似想去触碰那道冷淡的剑光。他的手指微微颤抖,上面遍布着斑驳的血迹,一眼望去,格外得触目惊心。

“师尊……”

多宝喃喃念着,眼眸中似乎闪烁着浅浅的光芒。

天道的目光却是极为冰冷可怖,祂望着诛仙剑,眼底是愈发寒透的冷意,像是永不消融的冰雪。

“诛仙剑……”

“圣人剑意!”

天道为天道,可接引只是准圣!

祂再也压抑不住心头怒意,以身躯的彻底崩溃为代价,对着眼前的蝼蚁悍然出手!

他该死!

他早就该死了!

若是祂可以动用全部的力量,他,已,经,死,了!

诛仙剑上留下的一道神识到底维持不了多久,不久就彻底化为流光散去。

可是此时此刻,通天圣人与鸿钧道祖,终于赶到!

“汝安敢如此行事?!”

见此情形,通天登时大怒,眸光冷冽之中,仿佛有烈火灼灼焚烧。

红衣圣人一步踏出,诛仙剑落入手中,登时光芒大盛,携着九州四海之势,迎面斩下!

而在他的身后,多宝仰起首来,凝望着圣人的背影,眸光微微翕动,心中的念头仿佛彻底通畅。

与通天的相遇,那是一切的初始,也是他命途的开端。

多宝合十双手,低眸祈诵:“佛曰……佛本是道。”

一念既出,大道成矣!

作者有话说:

1.佛言:恶人害贤者,如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四十二章经》

释迦牟尼佛说:无德的恶人要加害有道德的贤人,就好像面朝天唾口水一样,口水并不能唾到天上去,还会落到自己脸上;迎着风扬灰尘,灰尘并不能扬到别处去,还会反转来撒落自己的身上。贤人是不可以毁谤的,毁谤陷害贤人,自己必然招祸而遭毁灭。

2.《佛本是道》——洪荒流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