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消息传得特别快,一传十,十传百……
第二天一大早,余母还没来得及出门去场坝吆喝,左邻右舍,连带着稍远些的村民,就都迫不及待地来到了余家院门口。
大伙儿七嘴八舌,围着余母几人:
“嫂子!你家真收草药啊?”
“阿安!那车前草真给两分钱一斤?咋个收法?”
“啥时候开始收……”
余坤安看着人越聚越多,索性站在院门口的石墩子上,提高声音,趁着人多,把收草药的种类、价钱、要求,又仔仔细细说了一遍。
众人竖着耳朵听完,疑问都得到解答和确认。那些得了准信的亲戚邻居,转身就往别家跑,忙着把这挣钱的门路传出去。
收草药的头一天,田埂地头的人影硬是比往常多了不少。
余文涛几个半大孩子,扒拉完早饭,也拎着小锄头、挎着小提篮,一溜烟儿地往田地里钻,边跑还边扯着嗓子招呼小伙伴,那股子兴奋劲儿,藏都藏不住。
“等等我……姐姐!哥哥!等等我呀!”
余文源几个小萝卜头,眼见哥哥姐姐跑得快,也迈着小短腿想跟上去。
可余文涛他们正盘算着靠挖草药挣自己的零花钱,哪肯带这几个拖后腿的小尾巴?
头也不回地喊:“晓萱、阿源、洲洲、晓宁!你们乖乖家去!等哥哥姐姐挣了钱,给你们买水果糖!”
余坤安见几个小的也要跟着蹿出院门,赶紧一伸手,把人拦住:
“行了行了,你们几个小豆丁就别去凑热闹了!地里草深,钻进去人都瞧不见影儿!昨儿个才掉泥塘子里,这就忘干净了?”
“不要不要!哥哥等等……”
余文洲急得直跺脚,扭着小身子就要往外挣。家里那两条半大的狗子也跟着凑热闹,绕着几个孩子脚边撒欢打转。
“好啦好啦,他们一会儿就家来了。走,阿爹带你们耍躲猫猫!”余坤安忙哄道。
平日里多是余文涛带着弟妹玩,几个小的都黏他。今儿好不容易不上学,哥哥姐姐都跑了,几个小的自然撅着嘴不乐意。
听说能玩躲猫猫,几个小家伙的注意力才算被勾了回来,七手八脚地让余坤安闭眼数数,自己个儿慌慌张张找地方藏。
余坤安依言闭上眼,拖长了调子开始数:“一……二……三……”
听着几个人啪嗒啪嗒分散跑开的声音,他松了口气,转身坐回小板凳上,拿起竹篾子继续编他的竹席子。
家里油菜地要除草,余父他们早饭后都下地了。所以只有他和王清丽在编竹席。
晾晒草药的竹席都已经攒了十来张了,但是看今天这架势,怕是还不够用。
他手下编着席子,把几个躲猫猫的小家伙都差点忘了。直到余文洲的小奶音从杂物棚方向传来:“阿爹!你咋还不来找我们呀!”
“哦!来了来了!”余坤安应着声,人却没挪窝,故意坐在那儿逗孩子,“咦?都藏哪儿去了?咋一个也瞅不见呢?”
坐一旁的王清丽看得直乐,就看着他忽悠几个小娃娃。
“你再不去找,那几个小的一会儿要跟你急了。”
“不急,让他们多猫会儿,消停些。”
余坤安嘴上说着,手上加紧把最后几根竹篾子收尾。
等他把编好的席子卷起来放好,余文洲几个已经催了好几遍了。
他这才慢悠悠起身,踱着步往杂物棚那边走,嘴里还念叨:“哎哟,我家那几个小娃娃藏得可真好,哪儿都找不着哇……”
他故意从杂物棚门口走过,假装没瞧见缩在狗窝里挤成一团的余文洲和余晓宁。“洲洲,老叔没瞧见我们!”余晓宁压低了嗓子,气音里带着些得意。
“嘘…宁姐姐,别说话!不出声阿爹就找不着啦!”余文洲也绷着小奶音。
余坤安憋着笑,声音扬得更高:“哎呀,这娃娃们也太会藏了!真找不着啊!可惜喽,还想着给他们鸡蛋糕,又香又软,没人吃啰……”
两个小馋猫一听“鸡蛋糕”,哪里还藏得住?本来就已经猫了好一会了,这会儿有好吃的引诱,立刻破功。
“宁姐姐,我想吃糕糕!”余文洲先忍不住。
“我也想吃!”余晓宁立刻小声响应。
余文洲故意伸出一个胳膊,好让余坤安发现,结果余坤安就看着两人装没有见到。
把两人给急得,“宁姐姐,阿爹找不到我们,我们出去吧。”
“好,我们出去吃鸡蛋糕。”
姐弟俩意见达成统一,一起从藏身处爬出来,小脸蛋蹭得灰扑扑的:“我们出来啦!”
余坤安看着为口吃的自己暴露出来得两个娃,又好气又好笑:“小馋猫!成,去找阿祖拿鸡蛋糕吧。阿爹还得去找阿源和晓萱呢。”
“阿爹!我知道哥哥和萱姐姐藏哪儿!我带你去!”
余文洲一听有糕吃,眼睛瞬间亮得像小灯泡,积极得很。
“呵呵,真是你哥你姐的好弟弟!”余坤安笑着戳了下他脑门。
余文洲拉着余坤安的手,溜到仓房,指着角落里一个旧柜子:“哥哥姐姐就躲在柜子里面!”
柜门一开,果然蜷着余文源和余晓萱。
“啊!阿洲!你个叛徒!”
余文源气得小脸通红,他刚才还美滋滋以为阿爹一直找不着他的!
“呵呵,哥哥,我不是叛徒,我们去吃鸡蛋糕!”余文洲讨好地把小脑袋凑过去。
“不吃!我正生你的气!”余文源扭过头。
余文源伸出小手拉住哥哥的衣角,奶声奶气地哄:“哥哥,我的糕糕分你吃一半!别气我啦!”
“哼!”
余坤安难得见家里这两个小的闹别扭,饶有兴致地看着小儿子笨拙地哄哥哥。
余晓萱两个小姑娘也跟在边上充当和事佬,有模有样的用着小奶音劝闹矛盾的两兄弟。
余坤安就憋着笑站在边上看,等几个小的吵吵嚷嚷又和好如初,他才把人领到堂屋,交给老太太和王清丽看着,自己又坐回去赶编竹席。
中午点的时候,余坤清晃悠着进了院子。